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世界文化需要传袭和继承。民族化的文化不仅仅属于国家,更属于全世界。中国音乐的主流应以民族音乐为主,而民族音乐的重点应是民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随着世界各国音乐的融入,获得了持续发展和创新。专业的音乐创作需扎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在传承民族音乐的特点的基础上,民间音乐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创新。本文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分类,然后分析其对音乐创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珍宝。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4.
陈淳 《文教资料》2020,(7):116-117,90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尝试,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实施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力组成中所占据的位置日趋突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软实力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战场,对于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为突破口,阐述民族音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分析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论述在高校文化艺术教育中弘扬繁荣民族音乐的措施,以构建高校特色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相信在我们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会健康茁壮的成长着,发挥出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冗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为了提升高师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综合素质,民族民间音乐课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为唯一一门综合我国各民族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虽然近年来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教育体系依然以欧洲音乐院校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上投入的精力较为欠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艺术反而得不到重视,这极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构建新的民族音乐课堂让我过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天华是我国国乐一代宗师,是集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于一身的优秀民族音乐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将毕生精力用在了对二胡制作的研究、二胡演奏法的改革和二胡作品的创作上,开辟了二胡艺术的崭新天地,为我们指出了二胡艺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音乐元素,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影响、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滇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与色彩,正是彝族与汉民族之间民间音乐长期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借鉴与融合的历史印证。  相似文献   

10.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时代价值众所周知.本文从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以及新课标背景下临夏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现状着眼,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新课标背景下临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特色。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音乐沟通、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且高于我们的生活的特色音乐,在民族交流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本文特此来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等方面,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民族音乐并且大家共同来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2.
陈芳 《考试周刊》2011,(66):212-213
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走进民族音乐,树立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将不遗余力地进行研究,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奉献力量。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的发展,外来音乐文化的涌进和现代音乐的冲击,使相当一部分人忽视甚至遗忘了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3.
王任亚 《河南教育》2008,(12):45-46
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吸引到民族音乐课堂上来,使他们充分领略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是每一个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不容忽视.民族音乐不仅使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他们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的:(1)注重课堂导入;(2)注重培养想象;(3)注重知识拓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发展问题是当今民族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民族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对其保护和传承遇到了新问题。以凯里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为例,分析在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我国的音乐新课程中也体现了这一主流思想。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中都相应地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及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高师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钢琴这件乐器上发展民族音乐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为钢琴这件西洋乐器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本文对我国作曲家们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以及在钢琴上如何更好的演奏民族音乐、我们又该怎样发展钢琴音乐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9.
张敬忠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59-60,71
本土音乐就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我区少数民族众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把我区各县的本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对我区民族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方式对黔东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可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20.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分为民歌体裁、器乐作品、歌舞音乐和戏曲曲艺音乐四个板块,通过以“点”牵“线”的形式逻辑呈现.在选材组织方式上体现了从“人文主题”向“音乐经验”的过渡,在内容布局上呈现了点线结合的逻辑体系,在课程音乐文化上重视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基因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