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比高矮".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问大家:"这位同学是高还是矮?"学生有的说"有点矮",有的说"高",有的说"不高不矮"……嚷成一团.这时,老师让这位同学分别跟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比身高,并要求学生用"××比××高,××比××矮"的句式说出比较的结果,最后还总结道:"高矮不是固定的,关键要看和谁比."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见习,听了一节自然课,题目是《青蛙和蟾蜍》,其中的一个片断是: 师:青蛙和蟾蜍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头、颈脖、肚子(躯干)、四条腿。师:对,青蛙有头、躯干、四肢。有颈吗? 生:有。没有。(学生众口不一) 师:有的同学说有,有的同学说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两种说法争论得更激烈了) 师:请认为有颈的同学说说青蛙为什么有颈?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产生请思考以下问题 :某人有五把钥匙 ,其中有一把是办公桌的抽屉锁钥匙 ,但他忘了是哪一把 ,于是他便将五把钥匙逐把不重复试开 .问恰好第三次打开抽屉锁的概率是多少 ?很快便有同学A给出了一个解法 :P(A) =mn =A4 4A55=15 .①教师 :“对同学A的解法能理解吗 ?”学生B说 :“我不理解m =A4 4.我认为应该是m=A24 ,则P(A) =11 0 .”面对两个不同的结论和解释 ,教室内的气氛一下热烈了 .同学们便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 ,有的拥护学生A ,有的认为学生B有道理 .2 在讨论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无序的讨论没有什么效果 ,这时需要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  相似文献   

6.
请看下面一道题: Who isitup_deeidewhetherto即ornot? Ato to B.for五〕r C .to for D.forto 许多同学一看选项排除了A和B,因为像两个介词连在一起用一般是不可能的。至于C和D,该选哪个呢?有的同学是这样分析的:decide是动词,所以它前面应是不定式符号to,而不能是介词for,所以此题应选D。此分析尽管有些道理,但所选答案还是错了,正确的选项应是A。同学们应该熟悉uPto的用法,它的意思很多,其中一个用法是表示“该由……负责”、“在于……”、“取决于……”。如: “shauwe即。ut?”“It’supto卯u.”“我们出去吗?”“这由你决定。”…  相似文献   

7.
刘晖  潘能钧 《湖南教育》2003,(20):50-51
片断一 课前游戏 师:请同学们站成一个长方形,向中间的纸篓里投纸团,比一比,看谁投进的准确度高。 生_1:老师呀,我站在长方形顶点的位置上,离纸篓最远,投进纸团的可能性太小了。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 师:那怎么办才公平合理? 生_2:我们站成一个正方形后试一试。 生_3:还是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纸篓近,有的离纸篓还是远一些。 师:该如何好呢? 学生讨论,并改变队形,最后基本上站成了一个圆形,才认可这样就公平了。  相似文献   

8.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大闹天宫"呢?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呢?请看我们班的一节没有老师的自习课。这不,老师刚走,全班的同学马上分成了好几拨儿。有的凑到一起看《漫画party》,不时还发出爆笑声;有的和三四个同学一块儿,在《三国杀》中拼个你死我  相似文献   

9.
去年安徽省中考“课改”区的一篇作文,引起了阅卷老师的争议,初评12分,最后改评46分,相差30多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篇考场作文呢?请看:[文题(]5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方法一:上课伊始,教师运用CAI课件演播××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失物招领××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学生露出惊奇的神情: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失物招领的事呢?接着教师问:“这个失物招领启事中的A元可以是多少元呢?”有的学生说:“A元可以是1元,表示拾到1元钱。”有的学生说:“这里的A元也可以是1000元。”还有的学生回答:“这里的A元可以是0.75元,表示拾到7角5分钱。”在此基础上总结:这里的字母A可以表示一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揭题…  相似文献   

11.
矮个子的我     
长得高的想变矮,长得矮的想增高,世界怎么这样奇妙。到底是高好呢还是矮好?听他们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12.
高中部分     
《中文自修》2004,(4):36-41
【复旦附中】1 在一堂语文课上,师生正在讨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位同学发言说:“《背影》中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有的同学表示赞成,认为这种说法有创新精神,也有同学认为这是以创新为名哗众取宠。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以此中心为话题作文。[提示] 近年来,教育界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十分重视。但是另一种现象令人担忧:一些学生的某些“新说法”脱离文本、不顾作品背景放弃了对文本的研读探究,走进了创造的误区。而个别教师对这种现象一味鼓励,不作  相似文献   

13.
学习几何,首先要过语言关,有的同学却认为:我们天天都要讲话,通过语言与别人交往,语言怎么会变成“关”呢?这些同学不了解什么是“几何语言”,更不理解“几何语言”的特殊作用,因而往往也学不好几何.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有的同学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要主动的学习,不需要学习伙伴。有的同学则认为,自主学习不排斥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需要学习伙伴。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来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自主学习需要学习伙伴”,反方的观点是“自主学习不需要学习伙伴”,自由辩论现在开始!请正反两方各推荐1名同学作陈述双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有的同学个子猛往上窜,而有的似乎还在原地不动,不长个的同学着急了,为个子矮而自卑起来,甚至要求爸爸妈妈买来增高药,虽然有些害怕吃下去会有副作用,但是因为自尊的关系还是把它吃下去,希望自己不再因为个子长不高而永远抬不起头来。的确身高问题对很多同学来讲是一桩心事,不只是男同学觉得身材高大才有男子汉的架势,女同学也希望自己能有个高挑的身材,这些外型的先决条件都与身高脱离不了关系。但应该承认,身高所受限制的因素,大多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比如遗传是与身高有关系的,如果父母都不高,孩…  相似文献   

16.
“郭志忠,你和xx比,谁高谁 矮,!’’老师问个子较矮的那个幼儿。 “我高,xx矮。”老师吃了一惊。 “你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老师忙把郭志忠拉到自己跟前 “老师高,我矮。” ‘你再和x又比一比,谁高谁矮?” “我高.xx矮。”孩子还是 不改口 这是某幼儿园中班上计算课时 所出现的一幕。后来老师请别的小 朋友回答并纠正了郭志忠的错误判 断之后再问郭志忠,他还是一个劲 地说:.‘我高,x又矮。”看来, 这个孩子是在有意坚持错误,而且 似乎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我对 此发生了兴趣。 课后,我在活动室门口找到了 郭志忠。’你叫什么名字?”我拉 …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之前,全班同学每人都给我提供了自选的一篇自己最满意的——至少是比较满意的习作.课前我又把它们发给了大家.利用课前时间又把自己的作文看了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有部分同学举手)本来我想提一个要求:拿到作文请再阅读一遍,再诵读一遍.后来我想观察一下.我发现:有的同学拿到作文,扣在桌上了;有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折好了:有的同学,我凑过去看看,他还不允许——其实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哈哈!  相似文献   

18.
写诗难吗?有的同学一定说:难!我要说:并不难。怎么不难呢?你看———我忽然发现我家的楼下,有一个哑巴修伞人。一个小女孩拿来一把破了小洞的雨伞请他修,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虽然经过努力,可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就往往容易产生自责与自卑感。有人甚至想:“我脑子是不是比别人笨呢?”这么想是很可怕的,因为简单地下结论——认为自己笨,等于否定了自身大脑的潜力。判断一个人是聪明还是笨,是十分复杂的。有人进行过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师:同学们,今天作文.题目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板书作文题)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还是一个论说文的题目?学生:(齐答)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教师:那么,根据题目的意思,是重在记事呢还是重在写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