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元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的揭傒斯是我国著名的题画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留下了大量的题画诗,他以其实际创作丰富了元代的题画诗,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题画诗特点。本文拟从其题画诗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两方面对揭傒斯的题画诗进行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2.
揭傒斯、杨载同属元后期文坛"元四家",代表了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较高成就。然其武当道教文学部分作品因为年代久远或流传等缘故,不同的版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须通过一定考据还原其本来面目,为揭傒斯、杨载的创作及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大学士揭傒斯笔下的武当山不仅是元代武当山古代建筑和全国著名道场的记载,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值得后人研究传播的重要碑文.  相似文献   

4.
元代方外诗人张雨与在元代诗坛影响较大的元诗四大家交往甚密。张雨皇庆二年(1313年)与虞集、范梈订交于京师,与揭傒斯订交于天历元年(1328年)后。张雨与四大家多有唱和赠答之作。张雨对虞集执弟子礼,诗文皆受其影响;张雨之诗以气韵为胜,则是受杨载影响;张雨诗风、书法与揭傒斯皆有相似之处。张雨与四大家的交游,使其诗风、书法风格都超越了道士空泛飘渺的限制,提高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与影响,成为元诗史上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7,(4):58-62
元诗"四大家"指元代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代表了元诗的特色所在,在元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三十年来,以四大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显著,四人的诗歌创作研究仍然是主流,并受到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其文献整理、生平与思想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开拓。展望未来,元诗"四大家"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揭傒斯(1274-1344),元富州(今江西丰城市)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饱学宿儒,傒斯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年二十余,学已有成,出游湖湘,即受知于诸名公,湖北宪使程钜夫尤器重之.留教郡庠,妻以从妹.钜夫复为翰林学士,召傒斯馆于其家.  相似文献   

7.
对揭傒斯诗歌创作思想价值的评论,流行的文学史大都贬多于褒,而且因为揭傒斯是元诗四大家之一,于是便不加分析地将揭傒斯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虞集、杨载、范(木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合起来一起贬低,如:“他们(指虞、杨、范、揭。笔者注。)是当时文坛的领袖,‘声名满天下’,但实际成就并不那么高。……他们作品的基本内容却是内容空泛,题材狭窄,思想性不高。”虞、杨、范、揭四人“同样是以歌咏承平著名而实际成就不高的诗人,他们诗的内容彼此区别不大。”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对揭傒斯诗歌创作的思想价值所做的评价也有与上述说法不尽相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刘诜平易文风在元代庐陵作家中是比较突出的,他的平易文风表现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平易的叙述代替情感直接的抒发、语言朴素行文纡徐三方面。他的文风和个人气质、文学主张及时代背景有关。他这种平易近欧的文风赢得了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等盛世文派大家众口一词的推崇,这对于我们认识元代庐陵文风的演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元代史学家揭傒斯撰《靖州广德书院记》一文,云:“有粟朝仪者,靖之会同之贤者,忧其土地僻陋,去上国遐远,士不典于学,惴惴然恐王化之不流,乃筑书院于居之里,因其乡名曰广德书院。厚岁币以聘良师,高康稍以养生徒,凡乡之子弟俊茂者,咸得学其中。”  相似文献   

10.
近来在翻检元人献时,发现揭侯斯一篇,为李梦生先生校点、辑佚的《揭傒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所未收。今辑录、标点如下,以供研究参阅。  相似文献   

11.
元代江西四位诗人虞集、吴澄、范梈、揭傒斯的古体诗共有246个韵段押入声韵,可以分为6个韵部:屋烛部、铎觉部、缉部、质术部、德陌部、薛帖部。通过分析得出:最先是-P韵尾向-t韵尾靠拢,然后是-t韵尾向-k韵尾靠拢,最后是-p韵尾向-k韵尾靠拢;部分入声字的押韵可以从《中原音韵》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享受艺术美.而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位题画诗作家,他的题画诗意义深远,所表现的“幽人高卧”的山水意境、咏物咏怀的人生理想和诗画融合的审美追求堪称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3.
元代诗文在仁宗延祐后获得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著名诗人有虞集、杨载、范(木亨)和揭傒斯,人称“元诗四家”。而活跃在江浙地区的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抱遗叟)亦甚负盛名。其诗“震荡凌厉駸駸,将逼盛唐,骤阅之,神出鬼没不可察其端倪。”诗名专擅一时,号铁崖体;在诗文内容上,对社会矛盾与黑暗有所揭露,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但对他的研究似嫌不足,尚有待深入。本文从辩《老客妇谣》入手,兼论杨维桢思想,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黄溍(1277—1357)字晋卿,婺州义乌人,元代著名的儒学名臣和文学家,与虞集、揭傒斯,柳贯并称“儒林四杰”。《元史·黄溍传》对黄溍的风行节义、学问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然刚中少容,触物或弦急霆震,若未涯(氵矣)。一旋踵间,煦如阳春。溍之学,博极天下之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节,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  相似文献   

15.
活跃于仁宗延祐年间的虞集、杨载、范heng、揭傒斯四人,并称“元诗四大家”。他们主张宗唐复古,讲究技法严谨与字体炼,烙守中和之通,追求雅正之风,因而成为有元一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代表了元诗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6.
黄溍(1277—1357)字晋卿,婺州义乌之乌伤人(今属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元代著名的儒学名臣和文学家,与虞集、揭傒斯,柳贯并称“儒林四杰”。黄溍的思想、人格及文学创作对宋濂、王祎等一大批元末明初的作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概述黄溍生平的基础上,就婺州学风对黄溍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现述之如下:一、黄溍生平 1.婺州受学(22岁以前) 黄氏家族为金华名族,黄溍九世祖黄昉为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伯父,黄昉率其子黄景圭侨居婺州浦江。七世祖黄琳娶南来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堂妹后,从浦江迁至义乌。六世祖黄中辅以文学行义名世,因题乐府诗于秦桧所建太平楼上,中有“快磨三尺,欲斩佞人头”之句,险遭不测之祸。秦桧死后,朝廷将授以官,  相似文献   

17.
揭斯是元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 ,与虞集、杨载、范被誉为“元诗四大家”,曾对元诗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揭斯的思想观念属于儒家 ,他尊奉孔孟之道 ,推崇儒家诗教 ,做诗提倡和平雅正 ,讲究作诗法则 ,表现了一种为现实而作的诗风  相似文献   

18.
范■诗略论     
元代延、天历年间,出现了号称四大家的虞集、杨载、范、揭斯四大诗人。他们的诗歌雅正典丽,一洗宋末枯拗僻涩、琐屑卑陋的弊端,代表了元代诗歌的主要风格特点。由于现代文学史家只重视对元代剧曲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元代诗文的研究,故人们对元代诗歌知之不深。笔者...  相似文献   

19.
范椁籍贯考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元代著名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号为元诗四大家.对这么一位重要的诗人,学术界不但研究甚少,甚至连他的籍贯也弄错了.据《元史·范椁传》载,范椁是“清江人”.查《地理志》,古代以“清江”之名置县有二:一是湖北恩施,它地处湖北西南部的清江(古称夷水)上游,三国时吴置沙渠县.隋改为清江县,元入施州,清又改为恩施.二是江西清江县,五代时南唐置县,宋即县治置临江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我们现在的绝大部分学者,都把范椁误作湖北恩施人.如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版米治国等编《元明清诗文选》、北京出版社版陈文琴主编《元明清诗选注》及《辞海》等等.  相似文献   

20.
论诗宗唐,讲究温柔敦厚之"诗教",力倡"格调"说的沈德潜尝言:"宋诗近腐,元诗近纤"寥寥八字,便将历时四百载,包括本书所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等等大家、名家在内的,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篇,统统"一锅煮"地给予贬抑了!不过,认识宋诗的长处而不吝赞赏者,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大有人在;而元诗之受到冷落,似乎迄今犹然。笔者不敏,窃以为欲知如何起宋诗末流之衰,救宋诗偏失之弊,不可不读元诗;欲知元人力追唐音但仍具自家面目,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