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帕累托思想转变及社会背景,认为他与传统社会学家有所不同,帕累托将情感因素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将其视为人类普遍存在的"非逻辑行为逻辑化"现象的动因,而精英主导的社会运行态势亦与此有关。同时还探讨了帕累托学术影响起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于萌 《河南教育》2010,(4):19-20
帕累托原则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又称帕累托效应、80:20原理、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帕累托法则,它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许多的帕累托现象,特别是学生管理领域,运用好帕累托原则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帕累托以"平衡"的思想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真理与效用的关系,他揭穿了社会上及主流社会学界"非逻辑行为逻辑化"的行为,并以剩遗物和派生物理论为工具对此做了解读,而"精英循环理论"则是其理论演练。帕累托的学说揭穿了基本事实的真相,违背了一种平衡,但却是为了建构另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4.
帕累托改进是博弈论中比较重要的理论,该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并命名。很少有学者把该理论应用到教育学中并用它来解决励志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其实,帕累托改进具有极大的普适性,本文把帕累托改进理论和励志教育结合起来,给励志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从帕累托改进理论来研究励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励志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可以促使励志教育达到效益最大化状态。如果励志教育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帕累托法则的内涵、及其在管理学中的成功运用引入,呈现帕累托法则出现在教师教学中的例子,分析帕累托法则不适用于教学的原因。最后,提出应该平等看待学生的发展,树立公平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6.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教育学领域.人们少有提到。本文从教育管理的视角解读“帕累托最优”理论内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法国经济学家帕累托是西方新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他最先提出了效用序数论,并采用和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提出了判断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新标准——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以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为核心的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理论构成了帕累托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帕累托消费者福利最大化进行一番评述,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注意利益问题,减少改革阻力,从而增进社会福利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创造的网络文化引起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嬗变,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在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偏移、法律观念淡薄、道德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征,创新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有效应对大学生出现的网络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9.
帕累托原则作为一条经济统计及管理法则.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结合中学图书馆的现状简要地分析帕累托原则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保护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相对于档案保管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档案利用有不均衡、非对称的的特点。以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定律"阐释如何合理配置档案保护资源,以达到档案利用效能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文化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特珠的意义,学生对学校有着审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识极组织开展道德文化活动、净化校围道德文化环境、规范师生道德文化言行等方面的期待。为了满足学生的期待,学校需要打造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平台.科学编制活动的系列方常,重视生活细节的培养,整合学校的教育力量,提升教育和管理人员的素养,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是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反对整体性,崇尚差畀;反对中心论,强调多元价值。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弱化等..应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净化社会环境等途径,来消除这股思潮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使女大学生成为自尊自强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相似文献   

13.
国学教育越来越热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学作为大学德育教育重要的文化内涵,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自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高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发挥立德树人教育功效,注重国学教育对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学环境、高校德育教育环境和高校德育教育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渗透,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当前中职生的性格特性和中职英语教师的德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意义和载体两个方面探讨了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并提出了结合日常用语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等具体实践策略,以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培养中职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心灵,发挥中职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于女大学生成人、成才,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铭亭 《德州学院学报》2001,17(3):20-23,71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化民,其作用是对人自己的自然属性和本能行为进行自律和改造;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有文化素质的支撑。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认知问题,没有情感体验和内心认同感的道德律令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文化素质是成就道德人格的基础。“两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要有高雅文化的引入和渗透,让学生在人文灿烂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文化背景,担负着塑造人的心灵、培养高贵人性的使命,是大学生德育认知的载体、情感认同之所在、行为塑造的关键。区域文化能为高校德育提供鲜活素材,对当前主导德育存在的误区进行有力匡正。高校应主动参与区域文化保护与塑造,把其作为德育统一内容有益补充,并对区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效果进行评价与改进。  相似文献   

19.
罗桂全 《高教论坛》2012,(6):18-19,25
高职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较大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劳动从业人员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教学对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地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除了发挥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氛围,优秀高职生现身说法,个体高职生思想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美善结合: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有效举措之一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需要。在今天,融善于美,美善并重,应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