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召见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西行论道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目的,论述了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劝诫,客观地评价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丘处机把尽快结束“十年兵火”的战乱、“救得群生苦”作为自己掌教的重要职责,并一直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其所以不赴金廷、宋廷之召,是因为他看到了依靠金、宋政权已经无法完成“欲罢干戈致太平”的目标了。在预见到将来入主中原的必定是成吉思汗之后,丘处机西行雪山,向成吉思汗宣讲体现着道、释、儒三教精华的全真思想,劝说成吉思汗“不嗜杀人”,要“敬天爱民”,并利用成吉思汗给予的特权解救了许多战乱中的贫苦百姓。  相似文献   

3.
全真诗人丘处机《溪集》中的诗歌,其大部分作品,无论什么题材,都是为了表现诗人对“道”的体悟及其修心养性的深刻感受,是有感而发的。因此,可以说,丘处机的诗是体道和诗的统一,是发自个人内心体验的产物;就丘处机的主观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全真道士,一个内丹学的宗教理论家,一个着意于道体大美、山川灵秀的宗教诗人。  相似文献   

4.
丘处机“真行”思想与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丘处机“真行”思想以积行累功、行善济世为主要内容。他提倡“先人后己”、“舍己从人”,修道而行教,把济世融入个人修行,以超越的宗教精神实现了普世的社会关怀。丘处机“真行”思想及其体现出的社会关怀,为当今时代宗教与社会的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丘处机是蒙元时期一位重要的道教诗人,曾经远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他留有很多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诗歌作品:讴歌丝绸之路沿线自然美景、表现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情习俗、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等。是其丝路诗歌作品的重要内容。这些作品展示出丝绸之路沿线阔大的时、空境界,具有清幽旷远的艺术特色,是丘处机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成吉思汗出于解决"镇守"治理征服地区人才和治国方略缺乏及保护延续自己生命的需要,长春真人丘处机希图用道教思想感化雄主成吉思汗放弃野蛮屠杀政策惠泽天下生民,应邀于1222年在撒马尔罕会面。双方就强身、治国和教民问题做了蒙汉文化首次深层次交流沟通,成吉思汗可视为蒙汉文化交流的奠基者。其后及至整个元朝道教地位高踞佛、儒之上发展迅速,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亦逐渐在征服地区采取文明统治方式。此次会面以蒙古族"敬天爱命"和汉族"敬天爱民"为共同切入点,使两种文化在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基础上深入交流,成吉思汗保留自己文化独立性的同时有条件地包容和接受汉文化。这对时下的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元之际,山东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在1220—1224年之间,奉成吉思汗诏,赴中亚作过一次旅行,途经阿里马(Almalik,在今新疆伊犁地区)时,听见当地人称汉人为“桃花石”。这就是汉文史料中“桃花石”这一名称的出处。丘处机把他所听到的这个汉人名称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没有过民主体制,也没有民主体制建设以及最高权力制衡方面的专门理论。但是在反映下层人民历史观和政治理想的历史演义小说、戏曲中,却塑造了一类能制约皇权的人物。此类演义剧对皇帝权威、皇权的合法性、最高权力的运行机制都有新的认识,反映了下层民众对不受约束的专制皇权正当性的怀疑与否定,以及对一个能监督皇权的,代表正义与民望之权力的期望与设计。历史演义剧中的这种朴素的皇权制约思想,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产物、普通愿望的表露、集体理念的阐述。由此我们看到,西方政治理论极力宣扬的权力制衡思想,在古代中国民间也有朦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皇权思想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不仅对皇权思想的涵义各叙不一,而且对其性质和特点也众说纷纭,甚至有的同志认为“缺乏皇权主义倒是中国农民战争的特点。”因此,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要明确“皇权思想”的涵义,应首先明确“皇权”一词的涵义。“皇权”,就是指封建皇帝的权力,这一权力在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它是封建国家权力的象征。封建的“皇权”在封建意识领域里的直接反映,就是“皇权思想”。皇权思想首先是承认皇权存在的合理性,具体表现上就是实行皇帝的命令和接受皇帝的封赐;其次是承认皇权的直接代表——皇帝是现实生活中的最高主宰,在具体表现上就是“拥护好皇帝”;第三是承认封建皇权的世袭制,在具体表现上就是承认王位的传子制度。皇权思想,就其阶  相似文献   

10.
丘处机西觐成吉思汗,开启了蒙汉文化交流互渗的大幕。丘处机不仅将道教传播到了西域,更是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学活动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他在往来西域途中,用诗词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既保存了珍贵的史料,也给道教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在河中府,他与耶律楚材、王君玉等人唱和诗歌,营造出传统的中原文坛向西延伸的"极点"。  相似文献   

11.
丘处机是金代全真教“北七真”之一。他的山水景物诗是他修道的心路历程的诗化表现。修道是宗教体验,作诗是审美活动,二者结合的契机主要在于丘处机的心性修炼走着一条感物体道的途径,具有古代传统思维天人合一、观物取象的特征,而这也正与古代诗歌“感兴”创作思维相一致。因此,他的山水景物诗中艺术蕴含较多,一般宗教诗的说教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铁木真是成吉思汗形象符号化的载体,成吉思汗形象的生成、传播和定型是文化选择的结果。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根据自己的文化需要塑造本群体理想的成吉思汗形象。从《蒙古秘史》到《青史演义》,成吉思汗由普通的人、民族英雄而成为神、仁君,成吉思汗形象由历史进入文学再进入宗教、政治,形成一个具有特定象征意味和复杂内涵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形态来看,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都是教师权力的来源;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师知识经历了一种从个体知识向集体知识的转变。这种转变发展的程度对教师权力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轴心时代,教师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个体知识,这使得教学自主成为可能;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宗教知识或皇权思想都以集体的形式展现,教师作为这种集体知识的代言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租借者。在现代社会,要在权力有限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知识选择权和教学自主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财富的循环     
皇权只有借助封建官僚才能统治整个帝国,但是封建官僚自身就是一个强势分利集团,他们会借助手中的权力疯狂掠夺帝国财富皇权根本就无法彻底遏制这种掠夺,毕竟联系皇权和封建官僚的纽带恰恰就是掠夺财富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祭奠传说可分为成吉思汗陵寝安放、祭奠仪礼之由来、祭奠文物等传说。它表达了达尔哈特部众对成吉思汗缅怀崇敬之情。其仪礼离不开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原始宗教模拟巫术行为之延伸。对神物的崇拜,具有多神教、拜物教之特征,是一种对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的神力信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都是历史发展而来的。特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具有宗教思想从未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过主导地位、教权始终依赖于皇权、宗教的入世性与统治者对宗教的宽容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差异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肇专权是北魏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事件,但是这与宣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一系列措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肇专权主要是通过打击排挤当时部分恩倖佞臣、宗室诸王以及外戚于氏家族来逐步形成并到达其权力顶峰的,但终因宣武帝去世而被杀,这恰好与宣武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自身的矛盾斗争相对应。故而,高肇的专权可以说是宣武帝皇权政治的一种体现,它适应了宣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这种权力需要皇权的赋予和支持,其最终目的仍是为皇权服务的。所以高肇的专权行为在本质上来说正是宣武皇权的一种默许行为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以门阀政治为特征的东晋政局中 ,士族与皇帝分享权力 ,士族有时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桓温、桓玄父子均以取得皇权为目标 ,最终却连门户也无法保全。桓温的失败在于没有充分理解门阀政治的运行规则 ,打破了门阀政治的平衡原则 ;桓玄的失败则体现了士族势力的整体衰落。  相似文献   

19.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