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秦朝开始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与前代相比,它强化了官员的行政职能,使宗法关系对于朝政的影响力愈益淡薄。中央执政集团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牵制丞相大权。太尉是负责全国军事的朝廷武官,但此职位常虚设。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府部门,处理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相似文献   

2.
西汉作为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较为繁荣的时期,得益于其合理的中央行政决策。而西汉合理的中央行政决策出台,却有赖于其一套较为系统的监督体制的保障。西汉中央行政决策中枢由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行政决策官僚集团组成。为此,西汉在对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行政决策官僚集团两方面都规定着较为严格的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3.
【专题导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世界同期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历史长久,体系完备,影响深远。周代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从战国、秦汉直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强化,其核心是皇权的强化,体现在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相似文献   

4.
行政权力的膨胀,行政权利行使的不公开以及对于行政权行使的行政程序设置不规范,是导致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强化对行政权利的制约,公开政务,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健全行政程序对预防腐败、抑制腐败发生和有效惩处腐败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行政权力即国家行政机构在实施国家法律、管理国家政务方面具备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是最基本的原则,但作为法律约束的重要补充,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同样具有多方面的约束与影响,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层面、从决策过程层面、从行政管理方法层面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唐代到宋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主要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主要是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即相权的不断分割。本文就此略陈管见。一、专制君主制和唐代相权制度的演变1.专制君主制政体的特征专制君主制的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万众翘楚。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具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力。在一定意义上,丞相有着制约君主的作用,其地位和权力相当显要。丞相…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行政权力配置是制约权力、预防腐败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应尽快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和社会的不适当干预,根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为合理配置行政权力,应将行政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并交由不同的机关、部门或个人行使,分解决策权与执行权,适当集中过于分散的行政权力,并明确各项行政权力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8.
只有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务管理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为此,作为与政务、军事并列的监察制度日趋完善。而作为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官吏的考课制度对于限制和制裁官吏的腐败行为,进而维护国家行政的权力基础,在一定时期内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国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除了制定系统严苛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外,自上而下的文化渗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越南作为一个受中国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汉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民众信仰记忆的一部分。然而汉文化传入越南之初,其主要流行于封建统治阶层,民间则处于多神崇拜的原始信仰阶段,因此国家上层阶级在大力推行汉学治国理政的同时,也曾与民间地方信仰或地方权力发生过矛盾,后来经过上下两层交融与调适,两者才逐渐达成共识。文章主要从越南城隍信仰内涵的变迁来探析统治者在对地方进行思想统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权力如何实现良好的交流和调适。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结构特征是异质性的,其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不具有质的对抗性,二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会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作用限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使教育信息增加,彼此间作用张力加大,合力增强。为避免学术权力的异化,实现权利平衡下的协调,建立和健全行政问责与学术监督制度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唐德宗朝中枢政体的构成,历来是唐代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皇帝与宰相仍然是德宗朝中枢政体的主体。德宗是个有主见、能独立行使皇权的皇帝,在中枢政体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神策中尉制”的建立并不标志着宦官参预中枢,宦官始终未能进入中枢政体,但客观上对中枢政体中的宰相起着制约作用。德宗朝中枢政体是传统中枢政体的回归,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新的中枢政体形式形成。唐中央政治体制至此发生转变,权力又回到皇帝与宰相手中。  相似文献   

12.
从传说时代到秦统一六国,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经过多次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暗示着王权的改变。从传说时代到夏、商、西周,名称由帝到王,标志着从军事民主的禅让制过渡到一统天下的家天下,但一统较为松散。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周天子依然存在,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甚至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在被削弱,家臣和卿大夫的权力在上升,一些诸侯开始称王,一些卿大夫夺取诸侯的权力也开始称王,共分权力,说明周天子不能再一统天下了。从战国到秦统一六国,由王改为皇帝,标志着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形成。从此以后到清朝灭亡,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权力也集中在皇帝手中。  相似文献   

13.
董继华 《成才之路》2009,(33):43-43
宗教在欧洲的地位非常重要的。欧洲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宗教。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是凌驾于各国政治权力之上的.形式上它是欧洲的最高统治者。罗马天主教会维持着欧洲四分五裂的状态,忽视民族,忽视国家,忽视民众.直到宗教改革,英法等民族国家才打破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当政治可以利用宗教信仰的时候,世俗人权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起初是各国君主加强个人权力,发展国家,后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又大胆地冲破封建君主的种种束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税收正义是限制国家权力以保护个人权利,将国家税收行为囿于国家与个人的二元分化。实际上,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二元结构并不是税收正义的全部内容,并且二者难以为国家税收找到合理的根据。在税收正义范畴中,应当是公共利益、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三者的统一,其中,公共利益是国家税收的目的,个人权利是国家税收的前提,国家权力是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关系的工具,只有通过国家权力的合理行使达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互融,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才是税收正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国家作为政治组织在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以后,有着双重属性,即阶级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属性体现在行政权力上:其一,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的主体权力形式,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依据是公共性;其二,的确存在着总要摆脱公共性的属性。这决定了公共权力既可以成为谋取公共利益的权力形式,也可以成为谋取个人或集团私利的手段。防止和遏制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从权力制约权力到社会制约权力的转变;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其大学的管理体制、权力结构也截然不同。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集权与分权混合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权力结构方面,以德国的学术权力结构模式、美国的行政权力结构模式和英国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制衡模式三种权力结构模式较有代表性。尽管各国的大学管理体制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注意把集体智慧和发挥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个人作用相结合,做到既能集中集体智慧,加强集体领导,又能使校长充分行使职权,负责全校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力在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导性的特定位置,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的实现程度,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以保证行政效率是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准则。探讨权力制约与行政权力高效化之间的关系,构想适合我国政治现实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三大权力并存是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特有现象。文章简要分析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内涵,并论述三者是冲突而统一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三者合一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历史中存在过三种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指统治者用法律来统治,法律是统治者手中的统治工具,统治权力的根据是统治者.二是依法治国,指法律统治着国家,统治者根据法律获得其统治权力,并且依照法律进行统治,统治权力来源于法律.但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也有两种,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权力意味的是支配和强制;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权利意味的是自主和自由.于是就有了第三种法治,即以权利为本位而赋予、尊重和维护着权利的法律来统治,由这样的法律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20.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是目前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严重瓶颈.本文针对大学行政权力凌置于学术权力之上、行政泛化、学术官僚化的情况,在简要分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存在的逻辑基础后,结合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最突出的问题,探讨从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行政权力法制化、学术权力制度化三方面的改革来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平衡状态,以摆正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各自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