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研究的新范式。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私有产权是健全的,非货币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科斯在其《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交易费用定义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批判性评析:局限于市场价格机制的交易费用定义时交易费用属于成本范畴的阐述是模糊的,没有对其具体构成和形成机制进行解释,从而混淆了交易费用与信息费用在内涵上的差异,并使科斯定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扩展到所有市场经济组织的交易费用定义把研究重点放在比较制度分析上,虽然克服了科斯的交易费用定义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但也存在着定义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分析企业动态的创新绩效等问题;扩展到整个人类制度的交易费用定义虽然优于以往的各种定义,但在处理制度绩效时仍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逻辑矛盾,其行为理论也导致许多政治范畴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中被忽视,无法准确地描述制度变迁过程的发生机制和作用机制,从而很容易陷入历史功能主义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边际分析的古典框架,诉诸个案证伪的经验哲学,科斯成功地批驳了以庇古为代表的“外部性教条”传统,揭示了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在实质,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说,推动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科斯对经济分析方法的改变,对研究和解决我国现实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展开对制度及其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研究的。一方面,他们力图把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主流经济学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又在制度分析中沿用了新古典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扩展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 新制度经济学著述甚丰,目前已形成若干称谓的分支学科。但一般公认是以产权经济学为中心,因此,本文就以产权经济学为中心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化分工和科技进步是一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以交易费用理论来看,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都是为了实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或成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述专业化分工和科技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体制运行的效绩评价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是由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年)中首先提出来的。起初它是说明在市场经济中除生产费用外,还存在着在交易活动中所耗费的一笔费用,即交易当事人在搜寻交易伙伴、寻求信息、协商、讨价还价和签约等方面所需的一笔成本,这就是交易费用。60年代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时至今日,“交易费用”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起初的内涵。肯佩斯·阿罗指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奥利弗·威廉森则形象地将交易费用比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当代西方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的运行和演变,改造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的节约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组织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来考察交易活动及经济体制,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和应用的领域。但该理论过分地夸大了交易费用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前沿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科斯以其提出的企业理论、产权理论而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企业的性质》(1937年)开辟了从交易费用探讨企业问题的先河。所以,有人认为科斯是企业理论的创立者。然而,早在1838年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就已经系统的阐述了企业理论。本文从科斯与马克思企业理论对比与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科斯的企业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工具。会计准则属于社会产权制度范畴,通过几种会计准则模式交易费用的比较分析,以目标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应是最优会计准则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前沿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科斯以其提出的企业理论、产权理论而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企业的性质》(1937年)开辟了从交易费用探讨企业问题的先河.所以,有人认为科斯是企业理论的创立者.然而,早在1838年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就已经系统的阐述了企业理论.本文从科斯与马克思企业理论对比与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科斯的企业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在阐释经济模型时总是忽略制度的作用,然而,制度经济学家却强调制度的重要意义。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条件下,产权的不同安排对资源配置是有实质性影响的,这就是科斯定理的基本内容。而另一个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产权通过减少交易成本,给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激励与约束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马克思、科斯、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的不同见解,着重解释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探究了产权的起源以及交易费用与产权安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前最为流行的经济学流派之一,它通过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无限理性、零交易成本等基本假设的否定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因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全新的逻辑解释力,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产权制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文章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及原因,并就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考是准公共物品,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高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产生高额的交易费用。提高教育考试的效益,降低每个环节的交易费用,增强公平性和安全性,可从文化观念、管理职能、人员队伍、服务手段和科学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目前对交易成本测量局限于宏观总量的大致估计和微观个案的比较分析,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本文对交易成本概念界定及其测量作了一番梳理和评价,研究发现,借助交易效率概念的提出,通过事先设计相应的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计算出交易效率得分值,以此来推算交易成本大小。并就进一步准确测量交易成本作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8.
以科斯定理为基础,对规制垄断行为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将各国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并且在比较分析各国规制垄断行为成本高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现有的司法资源以及本土的市场经济现状,提出了我国对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住宅交易成本与交易模型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采用人的“有限理性”与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说,对商品住宅、经济适用住宅和公有住宅的交易成本及不同交易模型下的交易成本进行研究。认为:不仅商品住宅存在高交易成本,而且公有住宅也存在很高交易成本;商品住宅交易成本分摊达900元/平方米左右,经济适用住宅的交易成本约为商品住宅交易成本的1/3-1/2;不同交易模型下,交易参与有不同的交易成本负担;交易参与是以自身交易成本为约束条件,对住宅交易模型进行收益最大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d issue,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idea of university unbundling through a critical reading of Ronald Coase’s theory of transaction costs. Coase, who was initially interested in the structure of firms, later applied hi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more broadly to anything that might be defined as ‘welfare’. Not unlike other abstract economic theories, in the age of market discipline, Coase’s ideas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Read through Coase, the main effect of the unbundling discourse has been to rationalise the university – to make it subject to a logic of efficiency as an end, and ultimately we suspect, to do damage to universities as important institu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emocratic values and socio-economic justice. After a brief summary of the other six papers included in the issu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maintaining a public university in light of the neoliberal discourse of unbund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