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归教师在我国高校的分布特征及其国际化表现,以及他们在科研产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国际交流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本土教师相比,在科研产出上,海归教师调整科研生产策略以达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偏重发表国际期刊论文,较少发表国内论文和申请专利;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他们更注重课程的国际视角和国际化内容;在国际交流上,他们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研修的次数更多。留学经历奠定了海归教师学术职业国际化的比较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他们促进科研、教学国际化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主体作用,加快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内容和途径。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操作中。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在政策供给上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且缺乏法律和财力保障;在实施方式上形式多样但功利性较强;在“西方化”与“国际化”、“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以及“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等关系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妥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牛敏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104-107
办学传统的影响及办学资源条件相对匮乏的限制,由单科性高校发展而来的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组织不合理、课程知识陈旧、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多科性特色大学应注意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并立足于国情和校情,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学界还较少论及。对此,文章提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策略”:应坚守教书育人这一初心;应与一流课程建设紧密融合;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在课程和专业教学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下,教学实践中当做好国际理解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跨文化教育与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使命教育与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和理念融入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的过程。本文从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出发,结合西部地方高校的现实情况,探讨推进课程国际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在大学课程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提高课程的国际性、促进课程的国际化是许多大学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主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外语能力训练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训练课程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通过文献调查与经验归纳描述高校创造力训练课程的现状,这门课程在我国高校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问题是创造力训练课程相对缺乏,内容上的偏向,对象上的偏重,课程设置上相对松散、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8.
缺乏实践教学是高校"概论"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导向教学法可对其做出改善。文章首先对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概论"课程中的教学优势进行分析,指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应用思路。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概论"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以跨境流动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危机,学界将更多关注在地国际化模式。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治理能力,通过增强机构的文化多样性,提供文化敏感的国际化课程,加强国家间的对话与共享。全球主要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机构策略、国际课程、学生融合等方面实施在地国际化。我国在地国际化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仍面对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弯道超车”和“变道超车”的过程中,应取人才培养本位,促知识流动、引战略转型;增强“本土留学”服务能力;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重塑国际化课程模式和实践;实施文化敏感的教学,加强文化引领;以微证书项目促进在地国际化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归纳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各层面的教师教育院校在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是有差异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体现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善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仍存在学科本位、教育类课程地位相对较低、课程设置针对性滞后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走向将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变革的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课程实施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当前跨校教研缺乏整体设计和机制保障及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现状,积极探索跨校教研的机制、团队建设的途径、共同成长的动因,尝试总结、呈现上海普陀区跨校教研的做法与经验。研究发现:建立专业驱动、项目驱动、任务或问题导向等跨校教研的运作机制,以打造学习实践共同体促进区域教研的团队建设,以积极的研修文化激发共同成长的“内部动因”,以研修方式创新扩大共同成长的“外在张力”,是提升跨校教研针对性、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课程教学中知识条块性分离和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不足问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采用实验项目驱动式教学并融入思政元素,研究其能否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实现在课程教学中育人。采用准实验研究法,被试对象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两届学生,以项目驱动式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实施作为自变量,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成效作为因变量。研究表明,由实验项目导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应用中将相关知识点快速链接并有效整合和内化,能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对缺乏前修课程的学生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促进明显;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小组合作方式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研究凸显了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FWCI)和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CNCI)是衡量基础研究质量的较好指标。与全球一流大学群体的美国大学协会(AAU)、澳洲八校联盟(Go8)、罗素集团(RG)相比,代表中国大学最高水平的C9高校,在论文规范化影响力上差距较大。虽然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论文产出差距在快速缩小,但面对"跟班式科研"的质疑,我国一流大学应该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并在实质性国际合作、质量评价导向、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是进一步提升留学中国魅力,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和抢占国际人才红利的战略之需。与美国相比,当前我国的外来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留学生的学科领域分布方面,美国以自然科学为主,我国则集中于人文学科,并存在结构失衡问题。总体上,中美两国对亚洲生源的依赖性都比较显著,而我国对亚洲国家高层次留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在留学生经费资助上,美国则更为灵活多样。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所存在的相对不足,着眼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推进高校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同时实施多样化的奖学金政策,赋予高校更多资助自主权,并建构更具吸引力的实践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在目前的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高校专业课教师自身存在课程思政的角色认知、角色知识、角色能力缺位以及高校组织缺位、制度缺位问题。提高认知,角色认同到位;提升素质,角色能力到位;建立制度,角色规范到位是解决课程思政中专业课教师角色缺位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表现为:缺乏对"关键能力"指标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关键能力培养没有进入课堂;关键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缺乏系统有效的机制。构建基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弹性素质培育体系"的策略为:分级构造"关键能力"指标模型;结合"关键能力"指标,弹性构造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小学课程建设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缺失专业规范和专业培训不足等问题,以项目驱动的区域推进策略,能实现中小学课程建设政策导向具体化、专业引领实践化、资源共享平台化。2015年以来,深圳市基于中小学"好课程"项目驱动,形成政策导向、专业引领和资源共享组合策略,构建起独特的课程建设区域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高校都重视培养高质量的历史学本科人才。相较而言,美国大学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在学位课程体系中,非历史课程学分远远超过历史课程学分;中国大学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历史专业课程学分大大超过非历史课程学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未来教师在平时学习与任务驱动学习方式下的学习过程的差异,文章采用R—SPQ-2F进行了两次调查,研究发现:(1)平时学习中文科学员更多进行深层学习,但动机多于策略;任务驱动中学员表现出更多的深层动机与策略;(2)文理科学员在平时学习中只有深层策略方面有差异,而在任务驱动中所有深层因素均有差异;(3)理科学员学习表现可由任务驱动中浅层动机、深层动机与浅层策略的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国际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美国和中国代表性高校的相关通识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高校不仅在不同通识课程领域目标中明确了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理解能力等国际化素养的要求,而且相关通识课程模块在整个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占比也比较高。而且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等非正式通识课程内容也更丰富;相较而言,中国大学通识课程存在国际化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具体、课程内容比例偏低、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