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即使到高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仍不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原有的表象作为其认识的基础。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可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也说明他们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而首先是  相似文献   

2.
孙秀梅 《宁夏教育》2000,(10):22-23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实际,坚持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是动作感知——表象——抽象——概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各自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为儿童的认识规律是“动作感知——产生表象——形成概念”,学生的理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观感知。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低,抽象能力差,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感到很抽象,难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人们对概念的形成一般都有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关键在于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概念的引入,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定理、理解计算法则等一般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一定量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而且要经历把感性的认知在脑子里反复思考的过程,然后再借助一定的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一般认知表象,抽象出知识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形成概念。从一道检测题出发,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矛盾,才能帮助学生消除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的一环,是打好学生教学基础的关键。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严谨的。系统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强的知识,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理性知识。因此,进行概念教学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从直观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科学的概念。根据小学生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和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采用”感知-表象-概念-深化-系统-运用”的教学思路进行概念教学,能起到优化概念教学的作用。 一、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感知是人们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对概念的形成一般都有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更为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是由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概念的特点决定的,具有阶段性和逻辑性、直观性。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关键在于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概念引入教学,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一、联系生活的实际,用列举实例的方法引入小学数学概念大都来源于生活,从实际经验中概括得出。在概念引入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数学教学弊端之一。为促进素质培养,就要克服这一弊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未知到已知的知识形成过程。一、形象、表象、抽象“形象——表象——抽象”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过程。表象是中介,是过渡的桥梁。表象既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又是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2.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最高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其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形象,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外化、物化,逐步引导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加强操作,诱发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一般是用形状、声音、色彩和触觉来思维的;因此,直观教学对儿童来说是必须的,这种教学并不建筑在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上,而是建筑在儿童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上。这就是说,思维必须以丰富的感知材料为…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想通过这一课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中也需要感性图形的辅助【新课引入】人类对事物的认知一般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今天我们体验几何光学中的感性与理性【进入新课】一、由感性到理性表述几何光学概念规律(1)感性图形的表述曾经有位同学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光线发生全发射为什么一定要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才会发生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实验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的思维活动,最后领悟概念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学具操作,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最终抽象出本质特征,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5.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法研究》第三讲“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中 ,提出了“直观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这两条原则都强调了学生操作实践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当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实验 ,在多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才符合教学心理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积累了感性经验 ,就便于正确地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6.
一、激发动机,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意识。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常常要借助具体的事实和已有的经验,从获得的知觉、表象等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数学概念。因此,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应贯穿于数学概念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抓好引、讲、练、用四个环节。一、“引”就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中若能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概念的理解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尤为如此。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容易接受、理解直观的感性知识,而对抽象的概念,往往困惑不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利于形成概念的问题意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意境之中,去体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逐步建立起概念的表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概念。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为让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其认知规律可简述为“动作、感知——表象——符号”。这就是说,儿童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而首先是从动作(操作)开始的。因此,在认数、计算、几何知识教学中,教师常把操作作为学生认识概念和理解法则的手段,这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小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发生和发展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呢?一、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建立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