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阿所”     
一《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曰:‘客何所为?’”“何所为”在这里询问事物,意思是“能干什么”。这“何所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这种习惯句式通常用“何所……”来表示。过去的语法书一般认为“何所……”这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第二册第六单元后有“常见言句式”介绍,它对学生概括、掌握这五种常见言句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编分条例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在对判断句表示判断的五种形式的介绍中,其中第4条“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一论断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其中“非”表否定判断是正确  相似文献   

3.
释"告"     
本分析了“告”字的甲骨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牛”下“口”的会意字。“告”一词的本义为祭告义。“告’,的形体下方的“口”则用来表示祷告义,“告”的字形义为祭祀时用牛牲并面对牛而祷告。《说》分析“告’’字的形体不确。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后有“常见文言句式”介绍,它对学生概括、掌握这五种常见文言句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编者分条例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在对判断句表示判断的五种形式的介绍中,其中第4条“用‘非’‘未’‘弗’‘无’  相似文献   

5.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6.
最近,不少语文刊物上登载文章,认为“最……之一”是病句,这种句式不能用。理由是因为“‘最’是第一的,无比的意思”,因而“受‘最+形容词’限定的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只能有一不能有一些’,由此推出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如果受最+形容词'的修饰,其后边就不能再'用'之一,"的结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古汉语教科书和文言虚词专著中,都把“有”字出现在名词前,看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头。这种观点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有人在探讨国号前附加的“有”、“大”、“皇”诸字意思时,就能断言:“‘大’字为一美称,表示‘广大’、‘伟大’,多为本朝人的称谓。‘皇’也是‘大’的意思。”而“‘有’字井无什么实际内容,只是用在名词前的语首助词,一般是后来加上去的”。“有”字有无实义,学术界曾有探索。秦建明、张懋镕二同志最近撰文,又提出了不  相似文献   

8.
李姝 《成人教育》2007,(8):85-87
该文考察了“X都NP了”句式及其扩展式“Y还S呢”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NP”具有顺序义,“都……了”模式表示变化义和主观大量,扩展式表示与预设相反,“X都NP了,Y还S呢”整个句式表示对比和比较。最后确定副词“都”为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并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认定”义动词大致分为两类:“内向”动词与“非内向”动词。其中,“内向”动词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句式,一种是“主动宾”结构,另一种则是双宾句。构式理论认为这两种句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义.双宾结构整体上具有“取得”义。“内向”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双宾语“取得”句式,是因为这类动词表示使句式义表示的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手段”,即通过“结交”这种手段而有所得。“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当说话人想要表达某人通过“结交”的手段有所得时,则会采用这种“取得”义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刊载了李宗江先生“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文章讨论了表“内行”义的“进”的来源及其对“入”的历时替换过程,读后深受启发,笔者对文中的某些论点亦表示赞同。但是,进行语言的历时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对象,任何概念的含混,都会影响结论的科学。其次手中掌握语料的多少,亦往往直接关系到推论的正确与否。有时即使是对同一材料地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故这类研究当通过不断讨论补充,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的彼岸。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 关于“进”表示“内行”义的起始年代,李文云:“大田辰夫认为‘进’表示‘内行’始于元代,志树良治认为直到唐代还未见使用。据我们考察,至晚到六朝时期,‘进’就可以表示‘内行’的意义。”(P.206)对于这一问题,也许是作者误解了大田、志村两先生的意思。大田辰夫先生的原  相似文献   

11.
三 “多形多声”说理论上的颇 “多形多声”说,违背了形符表示单一义类,声符表示单一声类的构形原则,违背了形符、声符的矛盾运动的原则,违背了形声字在时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多层次积累的原则。 (一)违背形符表示单一义类、声符表示单一声类的构形原则。 汉字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在记录语词时,既要求用字形区别音义,又要求形体简  相似文献   

12.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语·为政》)其中的“思”字,歧解颇多。然而。无论将“思”解作实词“思想”的类义还是语助词虚词。都没有抓住解读“为政”话语框架下“思无邪”的要旨。事实上,“思”当解作“使”。“无邪”的逻辑主语系“闻诗者”“歌诗者”。  相似文献   

13.
一、“媛”与 “嫒”这两个字形体近似而音义各异.稍不留意,书写或排印就可能张冠李戴.举例如下:(一)“再说‘令’.‘令’是敬词.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小,都冠以‘令’字,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引用者略,下同)女儿为‘令媛’等等.”(全文见1991年6月9日《人民日报》转载的徐立亭文《闲话谦词与敬词》)  相似文献   

14.
在古汉语双宾语句式中,宾语前是否可以介入“以”、“于”,语法界有不同意见,本文亦就此略陈管见。 沈春晖《周金文中之‘双宾语句式’》和周迟明《汉语双宾语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把“以”、“于”结构纳入双宾语句式。  相似文献   

15.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初语课本选人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的注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这个注释将“得无”理解为“怎能不”,表示反问。可是《教学参考书》中这样解释:“‘得无……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表示推测的语气,意思是‘可能……吧’、‘或许……吧’。”两种解释意思有差别,语气截然不同,究竟哪种理解更贴切呢?  相似文献   

17.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8.
《诗经·魏风·伐檀》中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今部编中学课本对“三百廛”的注释是:“许多捆。三百,表示数量多,不一定是实数。廛,同‘缠’,束(量词)。下文‘三百亿’的‘亿’同‘繶’,‘三百囷’的‘囷’同‘捆’,都是‘束’的意思。”同样,现今其他一些中学教学参考材料也均依此说,如杭州大学编的《高中古诗文助读》等。我们认为,中学课本将“三百”看作是“表示数量多,不一定是实数”,这一意见还是  相似文献   

19.
王勃《滕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此处“趋庭”指承受父亲的教诲,但为何“趋庭”释为承受父亲的教诲呢?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孔子在庭前教育孔鲤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不学《礼》便无法立身处世,孔鲤听从父亲的教诲,便学《诗》、学《礼》。“趋庭”也称“庭趋”,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  相似文献   

20.
“信”的“书札”义起源于何时,这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小问题.一般学者认为:“信”的“书札”义至迟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郝懿行在《证俗文》卷六“书信”条中说:“其称‘书’为“‘信’者,始于梁武帝赐到溉《连珠》.”但已故著名学者郭在贻先生对此说提出批评,认为《梁书》卷四十《到溉传》所引梁武帝赐到溉《连珠》中的”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不是指“书札”,而是指’幡信”,不过,郭先生另从《幽明录》、《南齐书·张敬儿传》中检得二例,证明“信”的“书札”义始于六朝.1984年郭先生又发表专文讨论这个问题,补引八例,进一步论证晋南北朝时“信”有“书札”义.遗憾的是,嗣后经张永言先生的深入考辨,发现郭先生所引十例,无一例是用“信”表“书札”义,对张先生的考辨,郭先生生前曾致函表示饮佩和赞同.1992年张先生的《语文学论集》出版,在《两晋南北朝“书”“信”用例考辨》一文后,张先生提到朱庆之发现汉译佛典用例可证东晋时“信”已有“书札”义,如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十三第三分《阿摩昼经第一》:“更作方便,求为使命……从此诣彼,从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另外,笔者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先唐文》也检得一例:胜光王《与影胜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