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11期刊登了李金芳的《这样举例比较好》,2015年第7—8期刊登了吴维岗、徐金豹的《这个结论正确吗》.两篇文章都对2014年第4期刊登的黄世文的《在三角形中裁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一文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纠正.遗憾的是,黄老师文中还有一个更为隐蔽错误,两篇文章均未能发现.本文将对这一错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试题设计一直重视教材资源的应用和拓展,特别是试卷中的关键试题.由于承担着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数学素养的重任,更需要立足教材,依据教材素材,改编形成试题,力求在学习经验积累、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潜能上对学生适度区分,达到对"数学深层思维"的考查目的.现以2014年数学中考金华卷第24题的命制过程,浅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探讨压轴题编制的尝试与完善.1 教材素材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研究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和高考题时发现,2013年宁夏中考试卷中的一道数学应用问题与2013年湖南高考数学文科卷上一道题同源,现将这两道试题作一评析,与读者分享.1试题及评析例1(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湖南文科卷第18题)某人在如图1所示的直角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地块的每个格点(指纵、横直线的交叉点及三角形顶点)上都种了一株相同品种的作物,根据历年的种植经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12期宋发胜的《一道中考试题之商榷》(以下简称"文1")一文,笔者读了深受启发.作者对2013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中第五题20小题第(2)问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探究,得出了分式"(-x~4-6x~2+8)/(-x~2+1)的最小值不是8,且没有最小值"的结论.如果分式(-x~4-6x~2+8)/(-x~2+1)取最小值8时,x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中指出:教材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现实;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及其他学科现实三个方面,其中数学现实是指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知识.同时,《课标(2022)》建议试题命制要创设合理情境.本文以2022年北京中考第28题为例,谈谈对命题如何做到“源于数学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凸显素养立意”的研究与思考.一、试题呈现(2022年北京中考第28题)如图1,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苏教版)第1章"导数及其应用"在整个高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对函数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今后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微积分奠定基础.纵观2010年到2015年这6年的江苏高考试卷,导数试题很受命题者的青睐.从试题的分布看,其中2年放在第20题,3年放在第19题,1年放在第18题,由此可见导数与函数、不等  相似文献   

7.
2014年达州中考数学学科的命题,遵循《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2014年达州中考考试说明(数学)》的要求,继承2013年的命题风格,结合全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整套试题真正落实了"重基础,渗透思想;强能力,着眼创新"课改的理念,试题覆盖面广,展现风格耳目一新,"活题"较多,立意鲜活,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8.
题目如图1所示,一次函数y=kx-2(k>0)与双曲线y=k/x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R,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P、Q,过点R作RM⊥x轴于肘点,若△OPQ与△MPR的面积相等,则K的值等于多少?这道试题是《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2年第5期毛立武《给三角形全等补充一个判定定理》(简称"毛文①")一文中的一个例题,毛文①中指出:从这道题的解答来看,必须证明△OPQ≌△MPR,这是题中的隐含条件,假如不证明或不利用△OPQ≌△MPR,借助其它条件,是绝对求不出k的值.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回顾《中学数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第15页刊登了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杨丽文老师撰写的文章"一道调研试题的拓广",杨老师通过对2014年南京盐城高三数学第一次调研第18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个优美结论,即下面的定理.定理已知椭圆Γ:x2/a2+y2/b2=1(ab0),点P是椭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以"斐波那契数列"为背景的试题开始崭露头角,且屡有新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32页的"阅读与思考"栏目对斐波那契数列的简单知识亦作了介绍,第31页的例题3也渗透了斐波那契数  相似文献   

12.
以范希尔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依据,比较分析了《标准(2011年版)》和《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认知水平.旨在探讨我国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认知水平.研究表明,《标准(2011年版)》和《标准(实验稿)》及八年级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认知水平为4;"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点数量安排在水平1到水平3上合理,但在水平4上不合理;"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分布是混合的.最后,对《标准(2011年版)》、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著《教材教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提出了若干修改建议,下面再提出22条修改建议,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1对《必修1》的又4条修改建议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2014年第8次印刷)(本文简称《必修1》)再给出以下4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学业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本文通过反刍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数学试题卷23题的命制过程,探讨从不同角度挖掘试题内涵,命题创新试题的方法.1"源"题分析该题"源自"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7-8期的《中考题解法再探》一文,对2014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18题的解法做了一番深入研究,得到了两个新的解法,并分别进行拓展与应用.笔者研读后,发现原文在研究新解法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忘记了题目的作图工具,忽略了无刻度直尺的主要功能,将无刻度的直尺画图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课本习题,尤其是几何类具有模型习题为背景的试题在中考中频繁出现,命题者以此模型或模型的变式题命制了一批形式新颖、构思精巧的好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习题及它的变式题,并从中去发现总结、挖掘模型.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22页的一道习题为例来说明,供参考.1.试题及其解析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教学》2012年第4期登载的"2012年安徽中考数学一道平面几何试题的研究"一文(下称文[1]),以一道中考几何题的探究为起点,经研究,得到了三角形周长等分线的两个饶有趣味的性质定理,并于文末提出了一个猜想命题.认真拜读,受益匪浅,较有启示.其中文[1]的猜想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经反复思索、探寻,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蕴含浓厚数学文化气息的试题的出现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资源.本文以高考试题为例,基于数学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意在抛砖引玉.例1.(2009年湖北高考数学理科第15题)已知数列满足  相似文献   

19.
"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深受广大中学师生喜爱,纵观第19届(2008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一一试(新课程卷)试题,真是百花齐放,亮点闪烁.其中,多道与四面体有关的立体几何试题,均有着丰富的知识背景和广阔的  相似文献   

2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考试命题而言,教材是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类考试试题的主要来源.纵观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理科试卷,可以看出:命题立足《课标》,坚持能力立意,重视教材的基础和示范作用,从教材出发,考查定义、定理及基本公式等基础知识,对教材的例题、习题进行改编,结合数学实验、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探究等背景命制试题.这无疑为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提供了有益的导向——立足《课标》、回归教材、吃透教材,"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