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化"教育是促进儿童积极变化的教育。学校调动校内外一切教育因子的力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教育中的相互促进和推动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以"儿童"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以儿童的积极变化为导向,科学合理整合德育资源,以生活中的积极事例感化儿童,以群体的积极思想行为融化儿童,以教师、家长、同伴的正面积极的评价化育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获得全面的发展,形成扎实有效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这一创新德育模式以其"协同组织教育,丰富儿童人生,合力回报社会"的先进理念,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行为中,营造开放、包容、民主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氛围,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协同教育群体,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阳光心态的特区小公民。树立愿景整合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令学校与家长及社区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榜样力量、尊重幼儿独立地位、发挥学校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支持,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14,(22):F0003-F0003
正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创建于2001年,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余人在职教职工120余人。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基点,构建"和谐+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贯彻"以人为本、育人为本、阳光心理、和谐成长"的教育教学思想,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完善教师人生构建,努力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以家长义工队为依托的家校合作德育特色。学校现拥有12间共600平方米且装修高级、设备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我校在滨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终身幸福"为宗旨,以德育促教育、德育助教学为理念,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深入实施了人文德育、家校合育等德育工程,努力将我校建设成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一流学校。一、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期教育的需要,结合学校工作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各种寓教于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活动体现办学理念,师生参与面广,  相似文献   

6.
姚国艳 《江苏教育》2014,(15):65-67
知识素养越来越高、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家长群体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德育资源。依托家长的专业特长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视野并提升家长的教育品位,"家长讲坛"以全新的课堂实践推开了班级德育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7.
邓湘 《教师》2014,(18):5-7
正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中南路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创办于1929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南人谱写雁峰教育华章的传奇,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涵盖德育、课改、学校管理等多个范畴,拥有广泛的社会美誉。有学者说,三流学校做制度,二流学校做品牌,一流学校做文化。的确,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是造就名师、名生、名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濡染雁峰灵秀的中南人形成了以"无痕德育文化"为领头雁,以"品质教学文化""书香校园文化""人·和'管理文化"为翅翼的雁阵文化引领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铸造城区精品学校。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实现德育的目的在于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德道文化环境,通过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氛围。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失效现象仍比较严重,其中存在的实效性差的问题仍然急待解决。我们必须加强德育课教学中校园文化的渗透,修正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不足和漏洞,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学校的教育首先是家长的教育。任何国家和地区教育的三大介体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在我国往往把教育的介体单一片面为"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对家庭教育的忽略,导致家长个人责任的淡化,把教育的责任直接推到了学校,发生问题一味的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绝大部分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会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生活中,很多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和家长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发展、兴旺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为特征,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所组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1.建设校园文化对德育起着积极作用。校园是培养人才的特殊小社会,具有教育功能。这体现在它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身的文化结构之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感染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而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一个特殊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教育目的的达成,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作用的结果。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环境的熏陶感化,即通过经过改造的物质环境和选择提炼的精神环境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想思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建设校园文化,优化德育环境,是开辟德育途径、完善德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正>校园文化建设是新世纪德育的新观点、新境界。只有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学校文化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才能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形成品格,发展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为舞台,突出"新"的特征,延长"爱"的实践,强化"自"的主体,采用对优良传统"挖掘——提炼——  相似文献   

13.
德育学科能力是不典型的学科能力。因为德育学科始终不完全是"学科"意义上的学科,它所承载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具有学校教育的全局性意义和影响,与其它学科相比它负有"特殊使命",不是一门典型的学校学科。德育学科能力又是学生通过学习德育学科形成的稳定而具综合性的心理素养,也就是学生通过学科目标的达成、学科内容的把握、学科方法的运用和学科问题的解决而形成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和学科态度相统一的综合心理素养。德育学科能力更是一种社会性能力。"社会性"能力就是个人顺利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能力,就是人的现实社会生存和生活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成为人并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4,(19)
正学校简介: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第一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552人,教职工76人。学校先后荣获湘西自治州"学习型学校"、湘西自治州"文明单位"、湘西自治州"德育示范校"、湘西自治州"安全文明校园"、湘西自治州"文明美德校"、湘西自治州"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荣誉。办学思想:学校着眼于师生的终身发展,确立了"让教师愉快工作,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信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以"诚实守信,伸张正义,心地善良,勇担责任"为校训,坚持"进步了就是  相似文献   

15.
<正>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的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也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都会很稳固。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德育,通过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班级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引导等发展德育,让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立德树人。一、构建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其学习、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要想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  相似文献   

16.
学校生态德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自然为本"。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为要义,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它不仅仅以环保知识作为育人的唯一要求,还指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1943年。学校遵循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的教育思想,确立了"童星教育"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了学生"人人有潜能"的教育信念。围绕办学理念,学校"童真"德育顺应自然:重身教、重体验、重欣赏,对生命本真的尊重是我们奠定"童星教育"精神底色的基础信仰;学校育人环境别具匠心:楼群赋名,梯廊装饰,班级建设,彰显以"童星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童化"课程精彩纷呈:普通项目,特色项目,知名项目,锻造以"童星教育"为愿景的办学品质。学校"童心"教师队伍名师云集: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是优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从"以养为主"的生长形态,向"学养结合"的教育形态转型,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奠定扎实基础。学校必须加强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把德育融入和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一、构建育德机制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无时不有,无处不存,它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学校应牢固树立全员、全面、全程的育人理念,整合学校管理体系,组建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我校建立校长、支部书记为第一责  相似文献   

19.
<正>沙河市第二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国办小学,自1987年8月建校至今,28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教育理念,以"夯人生之基、育合格人才"为工作思路,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赞誉,曾荣获:"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一等奖""邢台市标准化小学""邢台市创新教育实验学校""《中国小作家》研究学会研究基地""市德育先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14,(36)
正2014年11月14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教科所联合主办,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的,以"民主参与、多元互动、形成合力"为主题的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的准实验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冷雪玲老师,朝阳区教委德育科唐京文老师,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