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明代乡试录、会试录等科举文献的量化分析,以徽州府为中心,重新探讨该地区科举群体地理分布的历史现象.明代科举制度设计中的地域均衡原则,在府与府之间的录取结果上仍然得到了体现.以学区代替籍贯为基准的统计方法,更有利于观察科举群体地区差异的消长变化.在明代五经分试录取的原则下,地区科举群体分布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层面上的解释,地区士子的专经化很可能是造成科举群体地理分布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拉斯·科尔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神父在《中国游记》一书中,对中国都堂在肇庆府举行的宴会,入华耶稣会士陆若汉(Juao Rodrigues Tuzu)等人为释放被俘者而在肇庆和广州采取的斡旋,广州府民众的日常生活,广州府沿海地区的财富,广东官吏们的施政方式,入华耶稣会士们对海难被俘人员的营救,海难被俘案的审理等都进行了描述。其"另类"性的记述,可与入华耶稣会士们的中国记述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行政区域划分为准,从府(州)、县(厅、州)两个层面对清代河南进士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清代河南进士分布区域广泛,但各府(州)和县(厅、州)之间进士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省域内进士集中分布于黄河沿岸的开封府、怀庆府、河南府,豫东平原的归德府和淮河沿岸的光州地区,府(州)域内进士数呈现从府(州)治所在地向周边各县(厅、州)递减的地理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受到清代河南区域经济、人文地理环境、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永平府作为清代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被誉为“京东第一府”。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内主要粮食作物如麦类、稻米类、豆类以及黍粟类、玉米和高梁等作物都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区域与特点。而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棉花、桑、芝麻以及花生、蓝靛的种植等都分布不一。永平府地域范围并不广袤,但其农作物的地理分布仍受到一定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举人分布是重要的文化地理现象,是衡量科举时代区域文风的核心标准。本文从府、县两个维度分别对明清江西举人的地理分布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勾勒出清代江西举人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由严重不均衡走向相对均衡化。  相似文献   

7.
陕甘分闱对于陕西籍解元的地理分布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无论是陕甘分闱前,还是陕甘分闱后,解元大都主要分布在渭河流经的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安府,其解元人数远远多于陕北的延安府、榆林府,以及陕南的汉中府、兴安府。究其原因,在于西安作为陕西省会的文化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交通便捷优势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清朝陕西知名书院大多集中在以西安府为主的关中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明代到清初期间,广西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桂东北地区,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广西人口地理分布重心从桂东北转向了桂东南.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主要是源于省外特别是广东移民大量进入桂东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机械增长居高不下.清代前中期广西的人口地理分布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广西的人口布局,对广西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尹湛纳希故居位于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中心府村村内,该处建筑在一八九一年被金丹道夷为平地,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零星遗物了。有关尹湛纳希故居的文字记载仅在《一层楼》中略见端倪,一般认为:书中记述的“忠信府”即是作者的故居。但是,从未有人专门考证过,大概是因文学作品与史无征的传统观念吧。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王武俊传》包括所附其子士真、士平、士则等传记是研究中唐藩镇叛乱,唐朝廷发动削藩平乱战争之重要资料。然该传不仅存在名姓、官职等差讹,且时间、地点、史实等均有不确之处。比勘《新唐书》、《全唐文》、《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古籍,予以考辨。以冀对中华书局正在修订中的《旧唐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武官的司马,广泛存在于汉代官制的诸多系统中,数量十分惊人。它们属于汉代官僚系统的中下级官吏,是帝国统治秩序得以维持的骨干力量。通观两汉历史,司马职官一直都有设置,有着自己的命名规则、广泛的职权、不同的秩级和众多属官,这些复杂的情况正说明了司马职官在汉代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地位。自西汉到东汉,司马也呈现出数量逐步增加、职权范围或种类日渐扩大和地位缓慢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晋司马越幕佐现可考知79人,加上辟而未就者12人,则为91人。他们分布在15州近50郡,绝大多数为士族和低等士族,沾染玄风之士约比儒学之士多出一半以上。越府是中朝权臣幕府中规模最大、人才最多、玄学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对东晋建国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甄采先秦古籍中的“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分析对比 ,以翔实富赡的材料揭示出司马迁史论与先秦史论的师法传承关系 ,以及司马迁对史论的创新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司马谈的思想是以道家为主兼取诸家,而司马迁的思想是以儒家为主兼取诸家,二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但都带有“集大成”和“与时俱进”的性质,因而都处于当时思想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李陵之祸”和《史记》的创作是司马迁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且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李陵之祸”不仅坚定了司马迁述的志向,改变了他最初的创作动机,而且影响了《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李陵之祸”对于司马迁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司马迁思想问题,史学界近年来从多个角度就其历史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民族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综合这种考察有助于从整体把握司马迁思想,从而为研究、挖掘司马迁思想的时代价值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一些学者只是从书法的不同去理解孔子的真和司马迁的真,而没有从他们政治理想的角度去理解,这是不得要领的。通过对孔子、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来的政治理想的分析,可对他们的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精神是一致的:二者都坚持了儒家的真精神,即拨乱反正的救世精神。  相似文献   

18.
郭莎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38-139
司马迁《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史记》写作的缘起和主要内容。《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二者历来是研究《史记》、司马迁生平、思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拟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客观原因来探寻司马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9.
对司马迁受腐刑的年代,《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有互为矛盾的记录,这是因记录重点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排比《史记》、《汉书》和《报任少卿书》等史料,勾勒“李陵之祸”过程,可以确定司马迁“李陵之祸”是从天汉三年初下狱开始,至太始二年受腐刑出狱止,历时四年。《自序》中“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一句,就是记录了从司马家在舜时为史官到司马迁出狱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