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学习是高校德育研究的新领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大学生道德学习现状,要深刻把握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时代境遇,注重发挥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把处于客体地位的大学生视为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并且认识到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大学生道德学习的规律,为我们制定适应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策略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相对主义和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大学生道德教育责任迷失等诸多挑战。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宽容意识和道德共识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道德协商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双重任务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道德教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本文从道德教化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道德教化的现实问题,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学术道德意识普遍薄弱,违反大学生学术道德的现象比较普遍。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扭转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必须规范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利用各种渠道激活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养道德能力是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必要性在当前表现得尤其充分,这主要是因为:道德能力是大学生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价值并存挑战的现实需要;道德能力是大学生抵御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负面影响的客观要求;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惑的内在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6.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堪忧的情况下,建立全方位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培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道德文化,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是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在网络社会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尤为重要。高校当前要从网络应用入手,深入探析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加强和改进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文明,推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学生"课桌文化"泛滥的成因分析,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进行透视、分析及教育思考,提出在当前应重视大学生道德自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道德人格化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孕育的文化品位,摆正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培养“四有”新人,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德育必须适应这一要求。改革传统的效果甚微的德育教学方式,探究有效的德育方式,更好地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经典德育模式特点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德育实施体系中,除我国的德育模式外,经典德育模式有三种: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德育模式。它们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三种德育模式的特点、差异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德育模式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尽管许多人都对康拉德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选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分析,但鲜有对文中人物存在迷惘的论述。以巴赫金的镜像理论结合康拉德出身背景及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其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选择进行阐释,可以看出作品中人物存在的迷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康拉德的存在迷惘。  相似文献   

14.
丁玲早期的创作显示着一种女性自我的困惑,而转向革命的认同,则成为克服自我困惑的重要途径。在这自我认同转向的背后,可以看到知识分子自我转变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德治”思想为儒家独创,反映了儒家的基本主张。它在中国古代史上被当做正统与经典,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深远。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可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忠与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两个由来以久并矛盾统一的问题。它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轻重地位和表现形式。魏晋时的褚氏家族弃忠扬孝,除了当时朝政更迭频繁,皆以篡立国外,更为了保持其家族利益的经久不衰及政治生命的延续有继。  相似文献   

17.
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资源的广西本土化部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道德文化资源。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为广西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智力资源和价值导向。从高校道德教育上来说,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的拓展和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公共理论课面临的困惑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志蓉 《高教论坛》2004,(4):15-18,29
本文在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理论课面临种种困惑的基础上,探究了面临困惑的原因;阐述和剖析了当前社会环境及教师、学生自身发生的种种具体变化及其对公共理论课形成的强烈冲击;并提出了消除困惑,改进教学,努力提高公共理论课质量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职业迷茫”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迷茫”的直接原因是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间接原因是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本原因是缺乏要让大学生克服“职业迷茫”,必须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明白自己喜欢敞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  相似文献   

20.
扶乩是民间的占卜问疑风俗,明清时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游戏。《阅微草堂笔记》中收录的34则扶乩故事,一方面描绘了清代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反应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扶乩这种民间风俗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因而多了一份道德说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