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把校对功能问题放在历史的层面上去考察,就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校对的功能主要是“校异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校对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主要“校异同”提升为主要“校是非”。  相似文献   

2.
把校对功能问题放在历史的层面上去考察,就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校对的功能主要是“校异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校对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主要“校异同”提升为主要“校是非”。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实务中,出版物的校对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丝毫不容忽视的工作。在校对已然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今天,校对功能也从"校异同"为主转变成"校是非"为主。而实际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术论文里引用的大量文言、半文半白资料,是校对中的难点。目前各家杂志社或编辑部对此采取的做法都不能完全保证校对出所有的错漏文字,绷紧"校是非"的弦依然很重要。鉴于此,笔者选择自己在编校中遇到并有效处理过的实例,分类总结了学术期刊论文中所引用史料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4.
联网后,党报校对工作由传统的单纯校“异同”向质疑整个版面校“是非”转移,由局部纠错向对版面宏观全面把关过渡。这些新特征决定了党报校对工作的行业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校对工作是一项富有知识性与技术性的创造性活动,联网后,党报校对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5.
互校的作用、地位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校对的各个环节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都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校对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互校"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互校的任务及目标;提出了互校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及编辑素质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互校有着多种形式和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高校学报的校对业务而言,数字出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操作过程的无纸化所导致的不同于传统的校对错误;校对重点已从校异同转为校是非;高校学报大多存在编校合一等情况。高校学报一方面要坚持数字出版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一方面要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建立严格的校对制度。学报编辑自身也应当重视校对技能、校对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当代出版物数字化、书刊电子文本化校对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刊的出版质量和出版物数字化,离不开内在的校对质量管理.由于当代计算机技术介入出版生产全过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电子文本的出现使原稿与样稿合二为一,传统的纸质样稿校对只是过渡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原稿转化为电子文本,校对客体无纸化,校对功能是非化,校对模式编辑化,使校对主体无纸介质原稿可依,大批优于校异同而拙于校是非的校对无所适从.只有研究出版物数字化等新情况,不断提升校对主体能力素养,运用新对策全面提升文稿的校对质量,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家校合作能否持续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取决于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等要素在合作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学校应从构建保障教师和家长主体性发挥的家校协调系统、“参与式决策”支撑的家校合作目标达成机制、“意义共享”的家校合作信息沟通系统等方面促使家校合作从受抑到协同。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各学报编辑部电子化投稿的普及,校对业务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了。校对主体的错位和功能缺失造成了校对力量与校对标准的矛盾,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整合编校流程不失为解决“重编轻校”现象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0.
问题二十一:为什么成人类期刊在终校时。一般只改非改不可的“硬伤”?答:从精益求精的角度看,应该说,无论是成人类期刊还是少儿类期刊,也无论到达哪一校次,只要文章还有一点瑕疵,都应该校对改正过来。但成人类期刊的文字密度大,数量多,  相似文献   

11.
校对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在校对时应注意原稿及校样中新产生的问题 ,请作者自校清样 ,注意目次、页眉、英文标点及付印样的校对 ,以提高期刊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该规定正式确立了我国举证时限制度,它标志着我国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适时主义的转变。文章从举证时限制度的必要性,其立法构建,逾期举证法律后果以及适用举证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学报校对质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对是学报出版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一个重要环节,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校对质量对提升学报的整体质量有重要作用。提高校对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编校人员的素质;提高校对质量的关键是掌握科学的校对方法;提高校对质量的保证在于严格执行“三校一读”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学证明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公理为基础,使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去决定判断是否正确.数学证明具有二重性,即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从文化上,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懂得理性地思考问题;从知识上,证明能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并能导致发现;从思维上,证明能训练和培养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因果关系推定的视域下,原告须先就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初步举证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盖然性。然后才发生推定因果关系成立和证明责任倒置的效果。我国现行法采用的是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规则,证明要件从诉讼伊始就已经完成了分配,损害行为和所受损失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而行为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则应当自始由被告来承担,故原告对因果关系提出“表面证据”或者“初步证据”并非被告举证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倒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脊椎,举证责任分配是举证责任的核心。事实本身说明过失原则、表见证明、大概推定原则都是在司法实务中以判例的形式确立起来的,旨在当待证事实处于举证困难时,法官在当事人之间分配不利益风险所采取的一种证明方法。上述三原则的功能在于把因果关系或过失的提供证据的责任转给医疗机构承担,当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据不能说服法官形成确实心证时,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民事证据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其与民法上的权利构成要件与权利妨碍要件的界分存在紧密联系。举证责任分配的背后有着经济理性的考量与支撑。我国民法尤其是侵权法领域习惯于采用无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来化解一些案件当中的受害人对特定事实的证明困境。但从预期举证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考量,"无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未必是解决受害人证明困境的妥适方法。证明标准的适当降低或有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也许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伪卡盗取存款的索赔诉讼中,证明问题的关键在于证明责任的分配以及待证事实的证明。证明责任分配与待证事实的证明困难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并不能把待证事实证明的难易作为证明责任分配之依据。以规范说作为证明责任分配之基本原理,持卡人应就其违约赔偿请求权成立的要件事实——存在伪卡交易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而银行应就其抗辩成立的要件事实——持卡人未尽到妥善保管密码的义务承担证明责任。上述两个要件事实存在难以直接证明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间接证明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法律论证:概念架构与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论证是法律交涉活动的主体在法律交互活动中运用法律理由并通过一定的证明方式对论证客体的合法性、合理性证明。法律解释为法律论证提供前提性条件,法律推理则与法律论证构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法律论证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活动,具有目的性、合理性、实践性、形式化和限制性等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直观实验和几何证明是几何教学中常用的两种重要方法.学生对几何证明的本质还缺乏认识.学生认为直观实验不能算是几何证明,一方面因为直观实验存在误差,另一方面直观实验只能从不完全归纳中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