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题变式探究教学就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编拟手法,对数学习题作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一、习题变式探究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1.递进性原则。学习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题变式教学必须遵循两个序列(一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序列,二是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进行由低到高的循序变化,给学生创造不断进取的情境。2.启…  相似文献   

2.
物理习题变式探究教学就是借鉴科学发明的思想方法和物理问题的编拟方法,对物理习题作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3.
变式探究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化学习题教学的改革却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变式探究学习模式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编拟手法,有目的地将"变式"的思想引入到中学化学的习题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创新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实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叶青 《师道》2009,(10):41-41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是指对例习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多方面的演变探究,使一道题变成一类题,又由一类题变成多类题,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探求“不变”的规律,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5.
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采用习题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的有力工具。所谓变式,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所谓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复习参考题八B组第6题为基本问题进行的变式探究,阐述习题变式的学习功能和变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变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关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课本上的习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增强其应变能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数学素质,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真正把对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数学变式教学从一些方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活动为例,谈如何利用变式教学使学生形成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变式教学"为学生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大有裨益.所谓变式训练就是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问题.现以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变式训练.例题如图1,已知点C为线段AB上的  相似文献   

8.
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如今化学习题教学的需求,随之就产生了变式探究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今化学习题教学的基本现状,并探究了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变式探究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
项建明 《考试周刊》2009,(29):215-21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地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提出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希鲁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要变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的殿堂.就要变“带着问题学习”为“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碰撞而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创新意识的萌芽,这样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欲望,才更有价值。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王举秀  王怀学 《高中生》2012,(10):18-20
变式教学是认识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训练效果的较好途径之一,而条件变式则是变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存解题时,我们可以针对某一题目的条件进行合理变化。从而得到一组变式题,通过埘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和研究,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既可以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做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义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变换条件的主要技巧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一节习题教学公开课的分析,阐明在习题教学中应该对典型题进行数学现象探究,获取不变的本质属性,然后进行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等变式构建梯度性问题系统,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论证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三的物理教学需要学生多角度深刻理解问题,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现象中探索“变”的规律,从而夯实基础、提高思维能力。笔者通过自主变式探究教学,以母题为本,通过学生自主变式探究,用变式推向纵深,从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目标高远、内容丰厚、实践充分、活动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搞好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本文从习题变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习题变式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通过举例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习题的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维珍 《高中生》2014,(30):32-33
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2第85页例  相似文献   

15.
例习题变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学内容.笔者通过近阶段的听课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正尝试着利用变式这一“法宝”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精彩,其效果也十分明显.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变式”教学中的一些不和谐.由此萌发了对数学例习题变式问题有效性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并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深刻、广阔、发散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方晓平 《物理教师》2014,(10):26-28
物理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必然离不开习题教学的参与.笔者通过“课堂提问的巧妙设计”、“习题阶梯的有效设置”、“物理习题的多样变式”和“图形图像的有机利用”4个途径,有目的地让学生经历各种分析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内,对“题源”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变式训练,让学生经历问题变式的探索过程,丰富“变题”策略,感受探究乐趣,体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养成“变式思考”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变式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数学变式思维是指学生灵活运用已知条件去变式思考.数学学习中的变式思维就是对同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变换角度去思考、去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做数学习题时,有许多习题课堂上都讲过,但一旦变换习题的条件和数量后,就无从下手.这就是缺乏变式思维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真实情境的习题课教学模式以真实情境引入,经历习题探究、模型建构、变式应用环节,能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习题教学活动中。以“追及相遇问题”为例,阐述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模式下如何设计并开展习题课教学。在本课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物理问题、构建物理模型,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和变式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