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上,我们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要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将其中的优秀成分予以吸收,并进行新的阐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优秀成果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要结合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预防腐败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作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的文化形态,除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延续性、独特性和超前性的特征外,它还具有自己先进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广延性。探讨廉政文化,首先要对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以及现代廉政文化的时代目标,做一个分析和思考,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是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过程中,对生命本真意蕴的理解、关怀和认同,受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影响,突出地反映在一种社会文化、职业文化、学校文化、发展文化等文化形态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师上的综合折射和凝聚。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形态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专业属性、发展属性四种特性的分析,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意蕴、课程意蕴、实践意蕴和幸福意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却没有滋生出现代科学精神,其中有深刻的文化内质根源。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出现,却经历了一个与传统文化纠结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文化,却又与西方的人文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与对科学文化的天生免疫力,构成了中国科学与人文问题的具体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教育的依赖关系.缘起于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教育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无疑是文化传播手段的一次革命,当然,这次革命不仅仅是方法论的、工具论的.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虽然它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一样,对于正在形成的中国新文化,发生着一种深远而又根本无法估量的催化作用;它也象“文化”自身一样,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对于我们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现实,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因其所具有的文化持久力、文化爆炸力、文化冲击力,正日益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因此,无论如何,从文化学角度,重新认识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环境。从校园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功能、途径与思考的几个方面探讨了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略论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教育在本质上深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提出了与数学教育过程密切相关的四种文化形态,数学文化、考试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对这几种文化形态的论述中,探寻这些文化对数学教育运作机制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七千多年的建筑史,不仅体现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一部分在于因为中国传统民居本质上带有某种现代的特征,在其发展和普及中渐次形成了现代建筑的原型,尤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文化、环境、采光、住宅和公共建筑方面,如何认真地去吸收消化,是解决现代建筑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重要的廉政思想和理论,产生了众多廉洁典范。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丰富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借助这些资源,找到契合点;分析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缺失和原因,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宣传与教育形式和内容。这些宝贵资源,对于推动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建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既不能走复古的道路,也不能走西化从而否定传统的道路,而应当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现代只有根植于传统才有深厚的生命力,正如传统只有再生于现代之中才获得生命力一样。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应当是立足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汲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同时又表现出了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新的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建筑符号、官箴警语、廉政实例等为代表的廉政文化资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载体多元,是清代地方衙署廉政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目前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客家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对客家廉洁文化形成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先秦义利观作为客家廉洁文化的传统底蕴,为客家廉洁文化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传统义利观对古代君子品格的塑造和民系的群体意识的影响直接对客家廉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传承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备件和文化基础文化传承创新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就是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自觉,培育廉洁理念,倡导廉洁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4.
民歌可以看作中国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这所博物馆不仅有着记录、保存和展示的功能,而且为一种文化上的治理提供了空间,即作为社会各阶层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张力场域。以福柯的治理性概念和西方现代博物馆理论为参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歌作为一种文化治理手段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信任关系表现为显著的情感导向。建立在伦理、忠诚、恩义、血缘、婚姻基础的信任关系,在民营企业成长历程中,不但表现为差序格局的人类学特征,更加表现出现实性、功利性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倾向。推进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既具有传统家族化组织的特性,又必须适应现代化公司组织的发展需要,受到中国儒家文化信任关系与现代商业专业理性的双重影响,根源在于制度性信任条件的缺失与理性商业价值观的失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需要突破儒家家族文化带来的内外有别、情感导向的信任机制局限,在现代商业理性和企业发展利益诉求之间,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哲学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文化精英的聚合所,大学人努力提高哲学自觉,将有助于大学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从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生命论哲学和文化论哲学探讨高等教育及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可以推断,当代大学之道应当倡导一种“兼和”的哲学观,努力做好文化的选择兼容和会通创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探寻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真正内涵。基于此,试将当代中国大学之道表述为: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在以人为本,在和谐会通,在止于至善至真至美。  相似文献   

17.
在反思中国企业改革以来的种种思路及其经实践检验的绩效以后,人们开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我国引进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形式上很接近,但执行起来就是走样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因此,文章围绕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个中心从五个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而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价值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可行性。因此,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方面与核心价值体系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群体记忆。从生产关系、治理方式、地理-生活空间、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审视,当前的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呈现出从守望田园到离土离农、从礼治秩序到法理秩序、从“共同体”到“原子化”、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时代特征。“后乡土性”导致传统乡土文化陷入共同体瓦解与规制失范、价值式微与整合失衡的时代困境。乡土文化的教育重构须确立走向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构建文化主体回归的组织机制;协同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与活动拓展一体推进的实施进路。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深层次分析,它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不能不涉及它的伦理文化基础问题。儒家理论文化的长期浸润和影响,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式的“道德大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养成了中国人习惯和善于从道德上论是非、解决纠纷和争端的思维定式,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提供了深厚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