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核心在于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对自身的知识层次和能力不断更新和完善,避免学生出现"缺位"和"错位"现象,用"主导性"启发"主体性",使"主体性"靠近"主导性",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开展"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教学要遵循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思想性与时效性相统一、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独立性与依附性相依存的原则。这项实践教学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学生多种能力,内化他们所受到的价值理念,使教师素质得以提升,提高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对思政课先入为主的拒绝心理、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导致与学生的无效沟通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难度大、操作性不强等困境。而以学习小组为载体的课堂实践性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师要想方设法打造站位有高度、选材有热度、思维有深度、情境有温度、课堂有趣度的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湖湘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具有天然契合性.湖湘红色文化为思政课提供丰富资源,思政课为创新湖湘红色文化传播搭建平台.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要坚持“有意思”与“有意义”相统一、“有道理”与“析道理”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从构建一个故事库、打造一个团队、用好三个阵地着手,破解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之局.  相似文献   

6.
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和环境创优,是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特点,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以教学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对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参与教学竞赛应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功夫下在平时与积极参赛相统一、重在过程与正确对待结果相统一等基本原则。放大教学竞赛的效果,将在打造过硬的教学团队、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产生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好”,更要讲“好”的故事。开发应用好中国故事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高校思政课开发应用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应该遵循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时代性和历史性相结合、价值性和真实性相结合、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故事性和学理性相结合、典型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一方面能够把好的中国故事讲好,更好地帮助青年理解中国特色,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实现大学生知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准则,是党和国家对思政工作者的最新要求,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新时代全面提升自己、做一名思政好老师的努力方向。“六要”准则的六个方面既言简意赅又涵盖全面,既依次递进又有机统一,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发展成长和提升自我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微思政”的实践教学具有理念创新、载体变换、模式转型的创新性要点。“微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具有可开发性,形式具有易接纳性,效果具有可达成性,其教学设计、教育内容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教育主体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教育效果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师素养坚持“专”与“广”相统一。基于此,须优化高职“微思政”实践教学不同层次的内容,精准教学设计,通过沉浸式实境党课、实战式教学训练、融入式价值输出,不断提升高职“微思政”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已经全面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政课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主流教学模式。基于高校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别从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为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要把一定的价值观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各类课程都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作者基于口腔材料学的课程特点,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以"传统讲授""网络+课堂""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三大模式最为典型,此三者虽各具特色,但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痛点问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旷课问题严重,课堂参与度不高,实时控制大课堂教学管理难。鉴于此,在新时代里必须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领导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授课要点及课程思政映射融入教学方式、特色案例的实践策略,探讨工程建设管理类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健全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正兴  聂敏 《科教导刊》2021,(3):124-127
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对应高校思政课"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设计开展"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类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思政课"一门课一品牌"的实践育人格局."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开展""全员覆盖"和"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当前职业院校亟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论述为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六个要”的总体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的首要胜任力在于政治胜任力。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探讨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政治胜任力的有效路径,主要有:通过筑牢政治观念以奠定观念基础;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备足理论养分;通过思政课教学而得以实践彰显。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思路。当前,国内学者已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对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开始尝试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并对"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尝试性实践。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高校需以"思路攻坚"统一认识,以"师资攻坚"壮大力量,以"教材攻坚"丰富供给,以"教法攻坚"改善课堂,以"机制攻坚"明确方向。并在此原则下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以道术合一推进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立德笃行推进实践课程协同育人,线上线下推进网络课程协同育人,善思善用推进项目课程协同创新,内外兼修推进补充课程协同育人,显隐相融推进专业课程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