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幻想着自己平淡的人生里能多出几分色彩,期待平凡的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和注意。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内心愿望,就是有一天,当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比往常多出几分神秘的色彩。白日做梦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来与主人公哈利一起遨游在神奇的魔法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学前儿童对愿望与情绪之间关系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心理和生理需要)出发,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愿望是否满足引发的情绪认知,结果表明:(1)90%以上的幼儿都能理解愿望满足将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2)他们对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的认知要显著差一些,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并且这一理解依赖于需要的性质;(3)在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相冲突的情况下,多数的3、4、5岁幼儿作出符合主人公心理需要的情绪判断.这些结果从愿望产生的根源上揭示出幼儿对基于愿望的情绪的认知发展,探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需要优先效应",扩展了当前对幼儿朴素情绪理论发展的认识,对父母的育儿实践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从一桩不幸的婚姻入手,以女主人公康妮与看守猎场的雇工梅乐士之间的感情为主线,探讨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作品也倾注了作者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蕴含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作者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的名作《芋粥》涉及人的欲望这一主题。主人公五品大夫怀有一个执著心愿——"饱餐芋粥",但在他终于可以一偿夙愿时,却失去了胃口。本文从构成的角度出发,探讨《芋粥》中难以回归的日常世界。在平凡卑微的日常中怀有的饱餐芋粥的愿望,与在后来面对如海水般的可怕芋粥,虽然表现为相同的对象,但理想本身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经过了漫长旅途、超越日常世界来到敦贺后,主人公在敦贺失掉了"夙愿"——失掉了回归日常的最重大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佩列文的小说《夏伯阳与虚空》中通过对人物外在表现的描写、内在精神的挖掘以及小说本身的建构共同塑造出一个虚空的文学世界。小说主人公彼得不断穿梭于精神病院世界和战乱世界,但这两个世界都荒诞、奇异,两者都是虚空的世界。主人公彼得正是在这两个世界的经历中逐渐领悟到了世界的虚空、自我的虚空,最后投身于虚空之中。这反映出作者对俄罗斯社会的失望和否定。  相似文献   

6.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文中女主人公埃德娜在经历了思想上的茫然、醒悟之后,开始追求自由,向往新的生活,公然挑战社会习俗所要求的女人和妻子的传统的职责。主人公为摆脱社会的束缚所做的追求和反抗触犯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最终她的愿望没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韩国现代作家李箱的小说《翅膀》立足于客观,体现出了高度知性化的主观世界,主人公虽然在肉体上无能,但感受性却极度灵敏,他只能采用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应对现实中的挫败感。所以相对于外部出现的一切活动,这部作品更重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提出了悲剧主人公的核心在于"孤独"这一独创的观点,但弗莱并未对此加以详细论述。实际上,悲剧主人公孤独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剧主人公夹在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之间,找不到一个归属,另一方面则是悲剧主人公把主体行动视为个人事业的单独奋斗。  相似文献   

9.
由于婚姻制度是社会固化其阶级政治和性别政治的基石,虽然小说叙述者曾经在开始局部地肯定主人公借婚姻实现社会流动的愿望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叙事进程推进,作品则逐步转向批判婚姻制度的虚伪性,深刻地阐述了女主人公在当时通过婚姻实现阶层流动和个人幸福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借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美国名作家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在《红字》中,霍桑揭示出女主人公海丝特在清教男权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女主人公海丝特的坚强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同男主人公的软弱和对命运的无助进行对比,颠覆了男权社会把女性作为“客体”的传统观念,在自己的想象“红字”世界中为海丝特赢得了一个“主体”的位置。正是通过对海丝特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表达出霍桑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孤独的、桀骜不群的、具有鲜明反抗性格的当代美国青年的典型代表.霍尔顿以其圣洁天真的本能和敏感,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堕落和欺骗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与反抗,同时对美好理想表现出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批评方法,系统解析和概括何顿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内在模式。何顿的以现代都市“玩家”和都市漂泊者为主人公的诸多小说,其叙事展开大致包括47种逻辑顺序基本相同的“陈述”;在此基础上可以抽取出其叙事的11种序列;进一步即可概括出其叙事的抽象结构。这也是主人公群体的心灵轨迹的集中呈现,即:社会规约面前的失意人生与生存的漂泊一原始基点上的生存意志的激励与自我蜕变的朦胧愿望一物质追求的满足与价值目标的迷失一价值理想的自我否定与人生行为的再度沉沦。从这一抽象结构中,我们可以揭示出作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认知范式。  相似文献   

13.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首部小说,在这一作品中,不仅体现出了作者娴熟的手笔和极富魅力的创作思想,同时随着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情感及心理世界的发展,总能令读者找到共鸣。这样出色的作品中总是不乏耐人寻味的地方。基于此,主要以作品中女主人公埃莉诺及玛丽安对三位男主人公的不同态度,以及两姐妹在作品中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为基础,从女性主义意识的转变方面对奥斯丁的这一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英国民间童话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人物形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英国民间童话年轻女主人公的故事,二是年轻男主人公的故事,三是父亲母亲的故事,四是魔法化人物的故事,英国民间童话是俗文学,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心境和愿望。  相似文献   

15.
在萨特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绿色帷幕》,通过女主人公丈夫的突然死亡揭示了世界的荒诞,并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生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生存观。小说人物经历了荒诞世界的考验,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最终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侠小说作家常常在笑傲江湖、无拘无束的武侠世界里驰骋想象力,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极大的自由,因此家庭往往被放弃了.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作者却创造性地化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因素,给其笔下异质的江湖世界人物套上人间的枷锁,大大加强了其小说的现实性和文化性,从而创作出了许多意味深长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7.
柳永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慢词曲调,更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女性形象。他的词作和其他文人同类题材的词相比较,改变了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的通常形象(自我消化、隐而不发、掩盖内心的真实愿望想法),创造出一些大胆、率真的女性形象。同时他还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歌妓作为抒情女主人公,对她们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真实地展现她们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著名的小说家闻名世界,<鼻子>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题是围绕着"鼻子"的长短变化淋漓尽致地剖析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主人公的虚伪本质,从中可以窥视出芥川龙之介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9.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心理描写大师享誉世界文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罪与罚》中深刻剖析了主人公在犯罪前后的心理挣扎过程,其精巧度和深刻度让读者震撼。本文试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对《罪与罚》中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他在不同心理阶段所体现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揭示他在这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挣扎矛盾,表现出他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