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绘画能力和作画水平是由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和规律所决定的,他们用画笔描绘出的各种符号表达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维、想象和认知。本研究探索了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其绘画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视觉记忆是绘画基本技能的核心,儿童的视觉记忆能力越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越高。通过扩大儿童的观察视野,深化他们观察的层次,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这是儿童开展创造性绘画的关键环节。儿童运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都具备非凡的绘画能力,绘画是他们表达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儿童,在形象记忆和图像信息加工的数量和品质上会优于言语型的儿童,因此,美术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提高表象信息加工的效率,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和运用信息加工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认知策略对儿童学习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儿童认知策略的特征、构成因素和分类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帮助儿童对认知策略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许萍 《学前教育》2007,(3):40-42
心理学里,心理理论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研究社会认知有两个角度——“认知的角度”和“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社会北的基础。所以.根据社会认知的领域观.心理理论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领域之一。这种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发展与儿童的道德、杜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8):184-185
《摇篮里的科学家》介绍了儿童怎样了解人、怎样认识事物、怎样学习语言及科学家对儿童思维和大脑的认识,结合现实可以得出儿童具有强大的认知能力,成人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儿童认知策略是指儿童在其认知过程中,对认知行为有控制作用的、指向认知目标的心理过程.即是儿童用来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教会儿童使用认知策略对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及在创新教育和学会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儿童绘画是儿童本体在寻求确证过程中的一种符号冲动,它在实现着记述事件和表达感情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儿童试图超越现实时空的努力,这是儿童绘画的本质所在。儿童绘画通过线条、色彩等形式要素,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识,在符号使用上与语言功能接近。正是通过符号媒介,儿童绘画与英语学习和写作,共同参与了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三者统一于借符号形式确证自我这一本质上。在教育中,三者的结合则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全面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洁 《考试周刊》2009,(42):53-54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儿童合作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心理和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合作认知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合作认知,简而言之就是对合作的认识,它包括个体对合作及其意义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规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拉兹洛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兹洛的认识论思想是其整个系统哲学的核心,它建立在自然—认知系统概念的基础之上。拉兹洛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在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认识是由主体和客体共同决定的。值得强调的是,拉兹洛把科学领域中的认知过程与审美领域中的认知过程进行了类比分析,深刻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情感认识之间的相似性。拉兹洛系统哲学的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在许多观点上是一致的,因此,它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具身认知范式主张身体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更具有具身性特点。本研究以学前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为例进行实验研究,具体从字母、单词和句子三个层面对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体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具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欣 《早期教育》2001,(13):9-10
自然游戏群体有助于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实验证明,在混合年龄的活动中,儿童间的相互作用能促成各自认识上的提高:年龄小的,能力低的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年龄大的、能力强的儿童,学习并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当彼此的认识出现差异时,就会引起认知冲突,寻求解决冲突途径的过程就是导致智力结构改变的过程。并且,年长儿童常常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当教育和纠正错误的角色,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清楚地解释有关规则、道理等,更牢固地掌握技能技巧。外在的社会生活知识,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和游戏,在和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转化为儿童内在的经验,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智能终端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话题,然而教育界尚未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为此,文章首先指出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儿童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然后,文章梳理了智能终端的使用对儿童认知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发现智能终端刺激的知觉贫乏性可能不利于儿童感知运动发展,其多任务模式可能妨碍注意发展;同时,被动观看屏幕中的内容不利于执行控制功能发展,过度依赖智能终端学习语言不利于儿童语言发展。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对策,以期为信息化时代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其开口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知螺旋中布满很多节点.这些节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手段,但儿童的隐喻认知机制并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借助语言手段来比较、代替以及类推源域概念系统和目标域概念系统,儿童的认知隐喻机制是一种意象性的认知手段。本文试图从隐喻思维角度来分析儿童的认知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认知理论的学前课程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识结构的过程。(唐淑主编.国外幼儿园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7~39页)(一)凯米—德芙里斯课程1.课程的目标凯米认为,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儿童的“发展”。“发展”是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和道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她把课程目标分为长期和近期两种。(1)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或自主性”,培养未来的具有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与儿童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据调查,在我国,城市学前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达到1.43小时。因此,研究儿童收看电视的认知机制、电视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及儿童电视节目收看效果的评价,对于指导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发挥电视寓教于乐的特长,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元认知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元认知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赖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术语。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简单地说,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的认知以及对自己认知活动的主动调节的过程;明确地说,它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人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国内研究者认…  相似文献   

18.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构成性因素,儿童已经对死亡现象、特征、概念和原因产生了初步的认知。死亡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生命自身特点的认识,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儿童对生死的过程和意义的认知,面对死亡的心理调适,以及有关死亡的文化与仪式等内容。开展死亡教育,需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途径,需要从儿童身边的现象入手适时而逐次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9.
早期阅读对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其智力、思维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教师认识和解释早期阅读的心理过程,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动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在分析儿童游戏的认识成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儿童游戏中的学习策略。结果发现,儿童游戏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这些认知成份反过来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确实可作为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结果启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设计游戏查要有意渗透认知成份,让儿童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发民认知,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