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金荣 《教书育人》2011,(11):96-97
一在“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实施中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精选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初见成效根据“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并结合企业调研结果将教学内容打包成学习任务,以工作项目的形式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现在的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尽量缩短从学生到工人的适应期,希望毕业生到单位后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职能。为此,我们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试点。希望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能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培养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学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试点之前,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1.相关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适度调整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对相关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3.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变换和传输的科学,是现代电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灌输式教学".课程改革之后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模块化,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以实践为主,简化理论教学,增加课程的灵活性,提供了课程的可选择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探完了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准备丰富的直观性教学资源、设计模块化实践操作项目,采取直观性理论教学与模块化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未脱离学科体系、教材开发滞后、教学场地和设备缺乏,以及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无断层”,实现教学流程与培养目标以及社会需求的衔接;教材开发校本化,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衔接;教学手段“一体化”,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李燕 《现代技能开发》2010,(Z1):129-130
从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践、专项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教材编写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组织一体化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普通气象学课程是气象海洋类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点聚焦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的具体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实践表明,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学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对高职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各种有益地探索.然而,对这些模式的探索大多集中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层面,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如何实施、课程的实践环节如何开展,如何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最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安排典型任务,同时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课程设计环节如何搞?对于一体化模式下课程的考核如何进行?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真正融合,实现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由之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提出: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创新课堂互动模式,“讲、演、辩”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结合,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实现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11.
桑凤平 《教育研究》2012,(6):150-154
日本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职教立法,为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专业设置紧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产学紧密合作,实现产业界和学校的互利互惠;终身职业教育理念,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应加快立法工作,实现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范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企业内部职业教育普及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互补化;完善农村职教,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职教差距,实现区域职教特色化;转变职教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2.
比利时、荷兰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利时、荷兰职业教育具有与德、美、日、俄、澳等国职业教育颇不相同的特点。本文以比利时弗拉芒区职业教育为例,介绍了比利时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同时对包括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教、高等职教在内的荷兰职业教育基本制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利时、荷兰两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给予我国职教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学校内的职业教育、企业内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三大部分以及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改革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微时代下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微时代下加强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对策,以适应微时代新环境,改变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高职思政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微时代的新特点,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障高职思政教育效果,从而推动高职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职思政教育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性任务.然而,由于中高职教育特别是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成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障碍.因此,正视并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中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相关探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性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培养规格中都应体现出职业导向的特点。厘清和明辨教育性的本质特征,认识到教育性是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发挥渗透作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在职业教育中把教育性等同于文化课、通识课以及认为职业性会弱化教育性等认识上的偏差。在终身教育和智能化时代,职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两者融合的土壤依托于终身学习体系和资格标准的构建,即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消除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偏差,才能实现两者的融合,在终身学习时代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和人文道德素养的共生。  相似文献   

17.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德国成功的经验,积极采取对策,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资源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纷纷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或创建职教园区,或校企多元合作,或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开发区职业教育资源聚合是在原有区划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以地域内所有职教资源范围内利益主体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业教育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并未能带来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中职与高职断层,职教与普教分离。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中,教育体系结构类型包括双轨型(制)、单轨型(制)和分支型(制),而走向普职融合和实现职教体系多层次衔接贯通正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向,也是解决中国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的关键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口地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招生、贯通培养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存在机制障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职业院校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中高职贯通培养对策--从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方面入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沟通格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