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以“两个混合”为理念,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课程。对课程的前端设计、资源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思政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教学既是线下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针对传统“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不足、课堂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脱节等问题,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信原理”为依托,形成了以问题为引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线上线下课时安排、教学组织、教师分工和学习成效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通信原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教学形式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又回归到“混合式学习”教学,其中的“整合”、“混合”各自意味着什么,分别将合向何处?两者又有何联系与区别?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内涵入手,分析两者关系并预测两者未来走向,试图回答“整合”、“混合”合归何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高校公共体育游泳教学的发展需求及高校学生游泳学习质量持续稳定提升。文章从混合式教学构建要素(教学资源混合、教学环境混合、教学方式混合、评价方式混合)和教学平台设计要素(前台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两个方面构建“互联网+”混合式游泳教学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广西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程教学之中。“互联网+”混合式游泳教学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于云班课平台功能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流程。聚焦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内容呈现等三个方面进行“工程图学”混合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下教师主导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走上讲台翻转课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反馈结果调整不同的授课方法,使得知识能够有效传递和共享。通过“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看到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工程图学”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混合方法对2019年“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30门获奖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以阐明我国高校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上的最新进展、主要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教师教学观和设计思维。研究发现,在对标FD-QM在线/混合式课程质量标准上,案例课程的活动和测评设计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教师多倾向于增加互动和测试的数量与类型,但对制定教与学活动规则和评价标准则关注不足,反映出教师对混合式教学中如何认识自身角色、实践“教学存在”存在偏差。从根本上说,这是“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两种不同教学观相互冲突却又纠葛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的集中体现,它提示我们在教学范式转型背景下,探讨教与学关系、师生权力、学习责任等根本性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7.
陆英 《英语广场》2023,(10):120-123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课程改革带来了新出路。“互联网+”发展环境所呈现的网络混合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随着信息化发展对中国传统课堂体系的颠覆,教师在课堂中从“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本文展开介绍与剖析了“互联网+”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概念,并着重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展开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精品在线开发课程“中外石油文化”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素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介绍了“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建设,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课程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特色及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持续改进措施。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人文素质课程质量有一定提升作用,可为选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崔祚  李青 《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31-132
文章以“飞机结构学”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飞机结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课程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飞机结构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最后分析了“飞机结构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教育部提出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旨在鼓励教师对已建成的各级精品在线课程进行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上丰富的在线课程进行多形式学习,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应用水平,推动形成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混合学习新环境。当前,各地各校都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探索,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文章从课程资源建设、应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慕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目前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总结了目前传统教学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作者从事C语言课程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交互式教学方法,学习过程采用平时作业与大作业相结合,并将其与未进行教学改革的学生对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势在必行。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建设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课程建设成效等方面具体阐述,旨在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为课程改革积累宝贵的探索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数学模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科学选取教学内容,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力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类专业能力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学环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现实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建设,进行混合式教学,从而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投入。  相似文献   

15.
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6.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新工科工程教育的新理念,针对"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主线式模块化理论教学、仿真和实体一体化实验教学、工程项目群主导的跨学科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理论基础水平、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开展中所存在的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进度不一致及单一教材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等问题,结合“雨课堂”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该文探讨了一种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并将该模式引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教学效果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变革,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以“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为例,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尝试将微课、翻转课堂融合并应用于一线教学,从课程内容优选、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优选课程内容的方法,分析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能性,探讨注重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介绍了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气象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气象知识浅显但内容抽象,内容广泛而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文章结合课程现状,首先从政策、专业、教学、实践四个层面介绍了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气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建议,如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设计、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创新等,对于提高气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teacher gender and ethnicity on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at university. We analyze a unique data-set featuring mixed teaching teams and a diverse, multicultural, multi-ethnic group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Blended co-teaching allows us to study the link between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gender as well as ethnicity exploiting within course variation in a panel data model with course-year fixed effects. We document a negative effect of being a female teacher on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which amounts to roughly one fourth of the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eaching scores. Overall women are 11 percentage points less likely to attai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cut-off for promotion to associate professor compared to men. The effect is robust to a host of co-variates such as course leadership, teacher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quality, as well as an alternative teacher fixed effect specific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corresponding ethnicity effect. Our results are suggestive of a gender bias against female teachers and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teaching evaluations in hiring and promotion decisions may put female lectures at a disadvan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