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对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首先阐释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分类,着重指出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区别以及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结构;然后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1.明确学科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2.在模块化教学体系中,贯穿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3.秉承"包豪斯"教育传统,采取工作坊和学徒制相结合。最后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根据国内外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实践经验,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优化课程设置为基础,围绕教学方法改革这个核心,以紧跟前沿为关键,用实践能力做保证。  相似文献   

3.
高校转型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高校转型处于探索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仍需借鉴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经验。美国、德国、新加坡这三个国家开展职业技术类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制度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其发展经验,对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英国研究型大学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分析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布里斯托大学三所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发现三所大学既各具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注重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课程的设置、采取讲座与小组辅导课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注重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借鉴其有益经验,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拓宽知识口径,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将导师制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供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针对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处于专业课学习阶段的112名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硕士生、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和部分博士研究生进行跨年级、跨专业的问卷调查研究。本文在详细介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研究型大学不同调查组别的学生对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共同期望以及部分调研结果随年级及组别的变化规律。调研结果显示以"任课教师讲授基本知识+领域专家宣讲科技前沿+选课学生在课程学术会议上报告课程研究成果"为特色的多元化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得到研究型大学绝大多数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欢迎和认同。为已经得到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工作提供了参考方向和调查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分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把知识模块作为基本的教学构成单元,围绕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培养,把"模块"贯穿于相关教学活动,实践结果表明,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是培养工程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值得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德国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通常都需要专业性的认证标准检验,而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更注重“实践导向”、突出“学习方法”、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经验,科学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基础和途径。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独特性。研究型大学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首先,研究型大学应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定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其次,研究型大学应具有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性转变;第三,研究型大学应瞄准国际一流,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制造产业全球战略升级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随之也迫切需要战略升级,而与区域经济唇齿相依的应用型大学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支撑.本文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应用型大学本科科研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提出激发教师和学生本科科研积极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应用型大学开展本科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国工业4.0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第四次浪潮,中国经济要在这次浪潮中乘风破浪就必须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正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应用型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该课题,分析工业4.0对现代教育提出的挑战,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笔者结合所在学院的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构建了一套以工科学校为背景,以专业工程素质和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基于"研究型学习"为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专业课程学习与研究平台、研究型学习成果展示平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运用"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需要选择的生源应该是学术型人才。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的两种模式都没有很好地权衡高考和高校自主考试的关系。在招生实践中,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中存在高考与自主考试的互补关系,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应该重点参考能够体现本校专业特色的自主考试成绩,同时辅助参考重视基础考核的高考。自主招生联考将是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一种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习明纳”最早出现在德国.随后在欧美推广。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中,习明纳成为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习明纳发展的背景及典型模式,以期对我国实施习明纳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德国经济繁荣和“工业4.0”计划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独特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以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例,从培养理念,课程、师资与实践,就业与社会声誉等方面解析德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我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培养理念、推进“管工结合”融合发展,构建“管工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打造学科交叉教研团队,加强“管工结合”职业发展支持、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声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很多高校开设,主要分布在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大学,集中在我国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其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表现在基础课程"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专业课程理论性过强和实践课程较少三个方面。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采取"任务模块"形式,其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技能模块和产学研模块四部分组成,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表明应该根据大学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相似文献   

18.
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增材制造工程"列入专业列表,以期满足国内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目前,高等教育中涉及增材制造的课程相对较少,未形成系统化教学内容.文章总结国外高校增材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国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借鉴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转设后的民办普通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择、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模式设计、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放宽入学条件;依靠地区优势,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模式求变求新;彻底贯彻推行实践教学;等等。通过多方面举措使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是新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为满足未来制造领域的高端复合人才需求而应运而生。建设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必须形成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强调数理基础,基于传统机械学科知识体系,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新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特色课程。需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有限的学制内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领域要求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建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课外实践环境和平台,需要联合智能制造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实践基地、校内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环境以支撑本专业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探索将促使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教育进一步适应未来制造领域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