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南京,我的家”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走访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品尝了特色美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了对家乡南京的了解。一次对南京名胜古迹的分享活动中,有很多幼儿提到了城墙。南京明城墙(以下简称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组成。其中京城城墙全长35.2公里,现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墙承载了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温情,假期里,很多孩子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城墙,在上面玩耍。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城市各类建筑的社会功能中,城墙及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是城市防御最主要的军事设施和公共安全屏障。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一座城市历史的实物见证,故在中国古籍方志中,城墙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习称为“城池”。古城的“城池”不仅在古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古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有城墙组成,凡有城墙必有城门,城门与城墙互为依存,城门成为勾通城市与外界的窗口,共同构成城市的防卫体系,同时城门具有管理、公众传媒和市场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功能的角度探讨城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栏目特邀主持人:吴恩培主持人语:中国古代城市各类建筑的社会功能中,城墙及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是城市防御最主要的军事设施和公共安全屏障。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一座城市历史的实物见证,故在中国古籍方志中,城墙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习称为"城池"。古城的"城池"不仅在古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古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集宁路古城遗址,金代为集宁县,元代升为路。金代集宁县城垣为长方形,元代将城垣改建,形成内、外两重的城市结构。内城在整个城市的东北角,城内主要建筑为衙署。集宁路商业、手工业发达,主要建筑有市肆、居民区、金属加工作坊以及佛寺、关羽庙、孔庙等。集宁路作为一座草原商贸城市,其贸易中转的作用十分重要,城垣的改建充分为这一独特的城市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历年来的考古发现考证了邓城、樊城的演进历程。邓城至少从西周中期就作为邓国都城建于今樊城西北的现址,直到西汉晚期一直是汉水北岸的政治、军事中心,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下降为一般的县城,其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渐被樊城取代。樊城并非西周晚期仲山甫封地,而只是东汉以后逐步兴起的军事重镇。汉水北岸的城市中心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完成了从邓城向樊城的转移。邓城是襄樊的城市之根。  相似文献   

7.
最初,“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本没有什么联系。城大约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当时,城是部落之间进行战争的堡垒。我国古代的城,规模大的叫城,也叫都邑,小的叫城邑。军队的统帅驻扎的城叫做牙城。城有城墙护卫,古代的城墙一般有10米到12米高,商代的城墙高达20米。城墙也称城垣,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叫做女墙。古代的城墙都是夯土建筑,到了宋代,砖砌的城墙渐增,至清代,都是整齐坚固的砖石城墙了。作为国都的城,都建有规模巨大的宫  相似文献   

8.
凌莹 《初中生辅导》2006,(13):37-39
平遥古城地处山西省晋中地区腹地,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组成的一个庞大古建筑群,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我国现存较好的四座古城中最完整的一座,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城市的原型。旧有夯土城垣,相传为西周大将尹吉甫所筑。明初,为防御外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安康地区白河县地处陕鄂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县境北、东、南三面与湖北省郧西县、郧县、竹山县共界,西与旬阳县毗连.与湖北竹山县交界的山脊上有一道长200多华里的块石垒就的城墙,平均高度3.5米,宽1.2-1.8米不等.在垭口通道处留有城门,有些地段城墙上还修有雉碟、射孔、箭楼.80年代中期,有报载文认为这连绵200多华里的城垣是"楚长城",其后被国内数家传媒报道.笔者在编纂县志过程中,实地踏勘了城垣的部分地段,采访了当地耆老,搜集了一些碑碣和前人的著述手稿;同时尽可能的查阅了有关楚国的历史文献.现就竹(山)白(河)边界的城墙是否是"楚长城"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开封古城墙是现存的规模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延续古城文脉,保护城墙,还可以发挥开封的文物优势,开辟新的旅游资源,为开封的旅游经济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作为后起的工商业城市,其工商企业结构比例具有明显的“商重工轻”特征。各类工商企业号称几千家,但是大型的工商企业并不多,有明显的“大少小多”的特征。工商企业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则基本上脱离了近代工业发展的正常轨道,始终未能超越前期。因为后期的军事功能尤为突出,对城市工商业发展产生了一些摧残性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由于近代石家庄工业化的发展程度不高,导致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持续拉动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近代石家庄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其教育发展状况却异常缓慢,并不像人口聚集那样迅速,人口与教育两者未形成均衡发展的局面。“七七事变”之前,石家庄学校教育规模甚小,公立学校极度匮乏,教育普及的广泛程度长期落伍,未能确立其区域教育文化中心的地位,未能担负起区域教育文化中心的职能。其主要原因在于石家庄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畸形政体造成百弊丛生,使得城市综合管理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是石家庄城市化初期行政中心功能创立的起步阶段。获鹿县署搬迁石家庄动议出现的一个重要经济背景是石家庄交通枢纽的经济区位优势。此前曾出现过在石家庄设县佐的动议,为获鹿县署搬迁石家庄营造了一定的舆论前提。随着石家庄逐渐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获鹿县城经济地位日渐衰落。鉴于获鹿商贸集散地向石家庄迁移的现实,从1923年起就不断有人提出将获鹿县署搬迁至石家庄的建议。主迁派与反迁派双方博弈持续近四年之久。虽然搬迁最终未能实现,但石家庄作为区域性政治中心崛起的势头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家庄城市发展历史的追溯及对城市文化定位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石家庄文化形象应定位于:河北省政治、文化中心,科学、教育、体育、卫生和艺术中心,优美的园林城市,国家旅游名城,健康之都,商贸名城,应通过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和城市景观要素的优化,提升文化中心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汉唐时期,险峻的白帝城一带乃是三峡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其战守利害关系到长江上、中游的政局,于总体政治地理格局亦有重要影响。至唐中后期,夔州刺史多由中央官员贬谪而来,乃是峡区地位下降的前兆。而北宋景德以后,峡区中心转移到“滚西”,则标志着白帝城的最终衰落及地区政治、军事功能的大幅度降低。白帝城与“滚西”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治所城市模式:军政要塞式与经济、行政功能兼具式,峡区治所在两者问的迁移可以说是“唐宋变革”在中国腹地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随着市自治进程的展开,1925年更名为石门市。目前大多数论者都以为,这是囡石家庄人口尚未达到市自治规定标准,所以与周边休门村合并,此后各取村名一字,改称石门。根据原始档案发现,改名并非因申办普通市自治人口不够,新兴城区早在实施市自治前就与周边村庄组合在一起,地方绅商为了使市自治名称与当地警区名称相符,决定采用当地警区的称谓。石门警察厅的名称出现在前,石门市自治筹备处的名称效仿在后。  相似文献   

17.
近代石家庄是因路而兴的城市典型,石家庄铁路枢纽的形成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日后石家庄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石家庄铁路交通枢纽的城市化是零起点,城区发展自然以铁路车站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外延拓展;作为不同轨距枢纽,京汉路与正太路的机车与车厢不能过轨,给联运造成难以克服的困境,而相对石家庄的城市化而言,却具有“楚弓楚得”的效应;近代石家庄铁路枢纽呈现由丁字形向十字形的过渡,相比之下,丁字枢纽存在的时间更长,对石家庄的影响更大一些;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铁路枢纽所占空间对城市的切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是京南第一个大都市,依托区位优势和省会优势,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石家庄也面临很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区位困境、京津石三角困境、行政中心与区域经济中心不对称困境、“石保城市子团”困境等。京津冀原本同属一个行政区划,京津独立为直辖市后.河北省与京津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在城市化进程中,京津冀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三地均衡发展。“三T+三C”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选择,“三T”即以石家庄为核心向北、向东和向南联系更广泛区域的三个三角形.“三C”即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三个城市环。在这种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城市体系构建思路下。石家庄的影响力逐渐扩大,通过构建京南城市群与京津呼应,并且能够与山东建立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城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秦汉长城中段位于阴山山脉,西段延伸到罗布泊。秦汉以后,由于森林破坏、毁草开荒及战争,长城中段南部大面积草原沙化,其西段河西走廊地区多处绿洲被迫废弃。其结果是秦汉以后的长城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汉长城相比,明长城中段向南退缩500千米,东段南迁100至300千米,西段则向东缩短了大约600千米。  相似文献   

20.
历年来有关闽越国(公元前202 年至公元前110 年) 的考古工作发现了该时期丰富的建筑遗存,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瓦当、铺地砖等建筑材料,而且还发现了王城、要塞、宫殿、官署等建筑遗址。 闽越国时期建筑是吸收中原汉文化,并与本地土著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其中的若干因素,诸如杆栏式建筑、木骨泥墙、河卵石铺砌地面等不但未因闽越国灭亡而消失,而且流传至今,成为福建乡土建筑区域文化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