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桦的云南边地小说创作经历了50年代边地题材小说创作和新时期边地传奇小说创作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边地反敌特斗争为主题,同时也展现独特的边地风情;新时期以来的边地传奇小说创作,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异域风情的边地,那是一个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代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它交织了太多民族的、个人的记忆与对未来的展望。正因为如此,1980年代才成为小说叙述的重要对象。文学史上叙述1980年代的小说繁多。这些小说所展现的1980年代也多种多样:《人生》《香雪》等作品中,  相似文献   

3.
《废都》这部小说以西京城为社会背景,主要描写主人公庄之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革中精神和生活的迷惘、堕落与挣扎,展现了庄之蝶与他身边的女性寻欢作乐、肉欲满足的生活。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揭示出庄之蝶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评,满都麦的小说艺术地展现了美丽的草原风光,独特的民风民俗,蒙古民族真善美的人性、人情,具有深广的文化意蕴。出于欣赏偏好,我更喜欢满都麦那些表现人与动物的小说。和乌热尔图将动物作为小说的主角不同,满都麦笔下的动物是作为小说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出现的,甚至在有些小说中,动物只是一些"道具"或人物的陪衬,并不是作家主要的描写对象。但是这些小说中的动物既是草原这一自然环境所特有的存在,又是作家的特别偏爱。作家每写到这些动物,都满怀深情,甚至把自己融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些动物中的一个。这些动…  相似文献   

5.
南非作家J.M.库切将小说《耻》置于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小说中描写的土地、女性遭强暴事件和动物问题体现了殖民主义与生态毁坏的共谋关系。本文从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类对土地的争夺、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及暴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虐杀,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环境、女性问题及动物问题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6.
<正>《受戒》是汪曾祺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为背景,描述了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朦朦胧胧、青涩纯洁的初恋,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一些农民以及和尚的生活,整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瑰宝。由于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及无限的探索价值,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它。本文对这部小说中动物的描写进行了探讨。动物在小说中不断出现,担任了多重角色,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传播了美国浓厚的本土文化,而且展现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小说,鼓励了无数想要实现梦想的人。小说主要讲述了阿甘的一生,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始终,带领人们感受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历史。小说通过对阿甘一生经历的叙述,展现了美国社会认可的价值观,让读者得以亲身体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其中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淋漓尽致。因此,本文具体探究分析了《阿甘正传》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30年代,日、中两国先后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典型的现代主义学流派即新感觉派。通过对中日新感觉派小说的解读,发现素有“洋场学”之称的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在创作题材上侧重现代都市明的展现;而被称之为“震灾学”的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则倾向于传统题材的发掘。导致这个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两国作家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审美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194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17年文学的经典文本,是对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史诗式的展现。在新时期文学中,“现代性”则更多表现为对“个人主体”的探索。80年代初期,启蒙现代性又回到人们的视域,“现代性”一度成为文学主题,为文学提供了终极价值和梦想。但直到90年代以来的“后新时期”文学,对“现代性”的追问才成为一个主要趋势,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等都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反思“现代性”,并走向多元价值判断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莫言是乡土文学的执笔者,他以生命为基点的写作,彰显了对生命价值的独到理解,特别是小说中多样的动物书写,向人们展现了鲜活的生命氛围,同时也回归到最原始的文化传统,反思了近五十年中国大地的风云变幻,探索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本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试图对莫言小说中的动物书写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探究小说动物书写的功能。比如《生死疲劳》中的驴、牛、猪、狗,《蛙》中的蛙;后一部分分析小说中动物书写所蕴含的生命意识,以此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探求其生命叙事的本真,同时也为现当代文学寻求一份不一样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说内容社会化的强调以及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三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探索,这其中包括除主流理论家和小说家以外的小说理论家和小说家们对小说背景、故事以及叙事方法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乡土中国文学叙事的长河之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始终都是一个举足轻重而又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小说《生死疲劳》中,他以地主西门闹的六世轮回为线索、用动物化的视角戏谑地展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乡土中国史,为我们呈现出他笔下大环境之下真实的人性与历史的本相——荒诞与残酷。本文主要从小说关照生命的悲悯主题和人性书写的叙事艺术,以及在审美视角下人性的流变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寻莫言对人性展现的真实目的与野心。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80年代的文化语境,分析了先锋小说作家们在80年代中后期对西方现代文学进行模仿的深层原因,并详细探讨了由此造成的先锋小说的文本特点。由于90年代整个文化大背景的转变和先锋小说作家们自觉的艺术选择,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种向本土化文化和生存境况回归的趋势,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小说在叙事、人物和文化意识方面本土化回归的表现。这种现象是80年代和90年代整体文学发展趋势的具体的展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新时期文学整体发展态势的认识,也有助于对未来文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的先锋性有别于以往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在小说叙事的多重性上。苏童小说《罂粟之家》是该类小说的典型作品。表现为:以平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故事的发展;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却又置身于故事之外,以种种客观的人和物将故事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16.
《樊家铺》是吴组缃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真实地展现了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急剧破产,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宁的现实,通过贫苦村妇线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纠葛及母女相残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造成人伦关系的疏离以及道德沦丧的社会根源,展现了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泯灭.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表现尖锐的性格冲突和心理剖析,反映了整个作品主要冲突的实质和残酷社会对人的迫害、对心灵的扭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通过对斯蒂芬·克莱恩的战争及心理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中的颜色及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来展现小说的自然主义特色,阐释克莱恩对战争、人性及人的生存状况的认识.说明该小说真正表现的是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动物性和被动命运,谴责了战争把人非人化的残酷本质.这些特点使得该小说成为美国历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铁凝的小说创作始终关注着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展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可奈何和绝望的挣扎;并从历史渊源和现代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挖掘老百姓生存悲剧的内在原因,体贴和关爱着人生.  相似文献   

19.
空间叙述是作家表现创作意旨的重要途径。空间如何被描述,是研究者理解和把握小说艺术内涵的关键。198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遵循世俗生活逻辑,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自在、自为的日常生活世界,拓展了小说对生活的审美表现空间,是对传统的小说空间表现形式的有效丰富和发展,是小说摆脱主流意识形态束缚的一种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0.
小说批评中隐含了小说美学观念的变化。内蒙古小说批评在三个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美学倾向:1950年代直至1980年代初期,受到生活美学与政治美学的双重制约,以现实主义理论为评价标准,强调真实性与倾向性;1985年起开始对小说审美特性的深入探讨,主要涉及结构形式、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至19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文化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