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改变高中阶段教育的职普比例;促进初中后分流机制向高中后分流机制转变;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由二元制结构向一元制结构转变;促使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根本上推进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不同时期在国家政策中有不同表述。20世纪80年代,更多地是把职业教育看作为教育分流的手段,以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很小,只有很低比例的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如果没有职业教育这条轨道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分流,高中教育的压力将何等之大?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历程,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中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分布特征。研究者基于甘肃省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调查数据,对县域内的高中教育机会分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毕业教育分流过程中存在性别、阶层结构再生产现象;在中等教育阶段验证和支持了MMI假设和EMI假设,"EMI假设"对于中国情况更具有解释力;非农化和非农职业流动并没有为农民阶层带来高中教育机会的提升,甚至具有反向作用;体现文化分层的父亲文化程度是决定高中教育机会最为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重要联结点,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的重要阶段。分流是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流进行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影响到劳动就业、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因此,教育分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中的教育分流主要是指初中后的分流,也就是初中毕业生是进入普通高中,还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这样一种分流,这种教育分流形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结构。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以职业教育立国的德国教育思想,更值得我们深思。从整个德国教育体系来看,小学后的第一次分流,初中后的第二次分流以及高中后的第三次分流,都强调了教育对象智力类型的差异;而德国高等教育明确的三类高校,即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应用型的专科大学和职业型的职业学院,更突现了教育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我国由若干大学组成的欧洲教育考察团,在德国汉堡大学与该校拜绪勒等教授进行了有关“高考”问题的讨论。德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只有“资格入学”制度,但我使用这个词是为了示喻德国的高中毕业考试乃至更早的分流教育在本质上也蕴含着刚性的选拔职能。德国的教育行政与其国体制度相似,采用“联邦制”,即国家依据“基本法”对各州的教育进行宏观控制,而各州在办学结构、规模、学制以及大学招生等重大制度上均有“自治”的立法权。因此,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就是如何实施合理的"分流教育"的过程。分流定向教育与学生多元发展可能性之间以及升学与就业之间的矛盾解决,不仅要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制度设计相关,而且要与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这可以说是推动世界各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综合高中"似乎能够较理想地解决高中教育阶段的既有矛盾,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表面看来,我国综合高中教育作为一种强化"普职融通"的教育模式而存在,实质上,综合高中教育是对教育公平以及"全人"培养理想的追求。基于我国综合高中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功能定位分析,可以透视出综合高中模式选择与课程取向的合理化追求。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全民教育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民受教育的时间长。基础教育12年,其中法定义务教育1O年,高中阶段教育2年。高中毕业后,38%的学生分流到大学,其余学生绝大部分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一个人从5岁入学到就业,一般都要接受15到16年的正规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应试教育"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偏离了其应有的轨道;二是大学与高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缺乏整体的规划;三是大学与高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沟通不够。那么,如何搞好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呢?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为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改变城乡之间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高中学校数量偏少和高中学校与大学缺乏联系的现状,实施了"大学校院协助高中优质化方案",以加强高中学校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互利机制,达到"优质化高中,高品质大学"的双赢局面。该计划对改善高中学校与大学之间的衔接,促进高中阶段薄弱学校改进和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59-161
我国在义务教育后阶段,即高中阶段,开始实行分流教育: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高中教育。由于过早分流,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弊端,造成学生和社会的双重损失。笔者认为,在普通高中的学科课程外开展职业选修课程,能比较顺利地缓解此种分流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不改变普高性质的基础上达到综合高中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重点大学在校生高中教育经历的调查,把握90年代后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概况。由于答卷人已是重点大学的学生,章所能反映的仅是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及其一部分在校生的基本状况。内容主要包括毕业高中的学校类型、高中时的学费支付情况、学校外教育手段利用情况、毕业高中的学生资助情况以及报考大学时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考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新政前后高中生的科学教育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强化还是被弱化?这些问题亟须探讨。研究建构科学素养理论框架,编制高信度效度的高中生科学素养测试卷,结合访谈,采用纵向调查设计,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三个维度调查北京市和山东省一流、较好、一般三层次高中参加老高考的2016级和参加新高考的2017级学生。研究发现:与新政前相比,高考新政后两省市高中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下降,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下降最为明显,此系两省市新老高考方案对科学科目要求差别较大造成;不同层次高中科学素养变化程度不同,一流层次学校高中生变化较小,一般层次学校下降幅度较大,此系不同层次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异造成;新政带来的积极变化是男女生选考文理科的界限被打破,科学素养差距显著缩小,但所付出的代价是男生比女生科学素养降低幅度更大,其原因并非女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所致;随着两省市首批考生新高考的结束,“选科博弈”或将加剧,上海市和浙江省遇到的困境或许会重现,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可能被进一步弱化。据此,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好二者的衔接,是搞好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实现二者的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物理学术竞赛作为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的创新形式,已在各大、中学校广泛开展,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针对当前大学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尚存的衔接性不强、协同培养不足的问题,南开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物理学术竞赛作为牵引,以实验能力培养的各项要求作为标准,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特点,形成基于物理学术竞赛平台的大-中学生实验能力协同培养方案。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切实增强本科与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国内有关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的自主测评开发几近空白。本研究构建了我国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结构框架,开发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对国内包括高中名校、优质高中、城市一般高中、农村一般高中四个层次共20所普通高中三个年级的6204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并对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了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探求了加强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1791名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中学生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的特点,结合同伴特征和问题行为分析了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初一、高一好于高二,在亲密性和支持性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类型、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高一、初一略好于初二,女生好于男生,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3)重点校拥有不良同伴的学生和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比例均显著少于非重点校;(4)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社会疏离感。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对10个城市40所普通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分层的状况:城市和中高阶层家庭’的学生更多地集中在重点中学,而农村和低阶层家庭的学生多在非重点中学。重点高中入学机会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学生家长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较量。显示城乡二元、重点非重点二元的学校制度,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分层制度,重点学校制度存在一种复制和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平权法案》以种族和肤色作为高校学生录取的依据,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判。在此背景下,美国德克萨斯州(以下简称德州)在1997年通过了“前百分之十计划”,该计划保证德州高中毕业班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州内任何一所公立大学,而不必考虑他们的标准化测验分数或任何其他标准。该计划维护了黑人等少数种族学生平等接受优质...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六安市和芜湖市793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分析后发现,学业拖延在学科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两两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成就目标对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