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中的思维方式突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或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课程全新的品质、视野与旨趣。它要求教师在认识上必须突破“确定性”的课程逻辑、“基础性”的课程旨趣、“认同性”的教学模式、“筛选性”的教学评价,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因为陈旧的思维方式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夭折或最终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进取性的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所特有的能动性,是打开音乐教师教育智慧的“金钥匙”。课程改革呼唤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索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则能帮助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课程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逻辑:声辩及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面临着诸多限制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学者在追问方式与归因方式上存在着对课程改革的简单性误读与误解,由此忽视与低估了课程改革的复杂性逻辑。消解简单性思维所诱发的偏执及其困顿,关键在于运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从课程改革的非线性特征、过程性旨趣以及关系性品质三个维度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进行声辩。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一些教师对课程本质和新课程要求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从人们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上去深究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认识课程的方式在"存在性"到"个人性"两端上摇摆导致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疑惑,只有在存在性与个人性之间来思考课程,才可能接近课程的本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近来遭遇诸多评议。评议者主要针对新课程引发的国外教育理论的适切性、形式化的改革方式、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的矛盾、旧有考试制度的束缚等几个焦点话题。对新课程评议更需把握好“体与用”、“内与外”、“远与近”等几个范畴对。  相似文献   

6.
林正玲 《考试周刊》2012,(19):54-55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教研形式.它让教师(无论是执教人,还是听课人)从多角度获得体验:课程的、理念的、方法的,等等,让大家看到了新课程实施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了“改革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的这场课程革命深层次意义.特别是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比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 ,有着百倍的复杂与艰难。如果人为地以“大课程论”理论统驭教学 ,把主体行为的“教学”放在结构性、物质性“课程”的依附性地位 ,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制度课程”。这种课程的内容会得到因循传统的教学的支持 ,但新的课程理念却会遭到惯例的抵制 ,这可能导致以旧思维和旧方法驾驭新内容 ,导致新课程目标尤其是创新素质目标的失落。因此 ,课程改革应超越“大课程论”或“大教学论”的同样思维不同侧重的偏见 ,在“课程与教学”和而不同的理念下 ,关注并释放教学的张力 ,引导教师致力于教学课程 ,把改革的重心落到体检课程、体验教学上来 ,走出已经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课程”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在想象力哲学发展的推动下,课程也开始关注想象力的研究.“课程想象力”开始孕育、诞生、生长,并积淀起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视域的丰富内涵.站在宏观层面的课程视角审视,课程想象力的培育将为课程改革带来全新思路:更新课程本质观,夯实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转变课程思维方式,发展关系性、整体性以及网络性思维以提升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明晰课程价值取向,推动课程改革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邬杏永  吴伦其 《文教资料》2007,(12):156-158
一、问题提出新课程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各部门主要采取诠释“课程理论”的主题培训方式,让教师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政策,树立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学校管理者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教师明确新的角色定位,努力营造教师成才的氛围,支持教师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巧用“加压”与“减负”,变指令为指导,促进课程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发展,真正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显示,在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不能忽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取向。笔者认为,教师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成为教育变革和课程变革的主体,成为新课程主动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变革的抗拒者或是被动的实施者。一、当前教师文化现状:缺失与挑战。教师文化反映了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它既包括教师团体的信念、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何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以实现有效的课程实施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透视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与误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选择。课程改革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改的“四个问题” 1.单向度思维倾向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变革思维方式。然而变革并不意味着以非此即彼、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新旧课程范式,也不是对旧课程所倡导、坚持和采用的在新课程中都要予以否决、批判和抛弃,这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误读。当前,在新课程中,不乏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思想上,新课程范式以“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主体,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适应新课程关系密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调适或转型的过程。新课程实施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和角色的有效转型。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客,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教育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境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郑钊 《云南教育》2003,(14):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需要教师自身的改变,新课程呼唤着“新”教师。所谓“新”,就是全体教师的突破、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要摒弃“唯书”、“唯师”的“盲从”,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新课程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各部门主要采取诠释“课程理论”的主题培训方式,让教师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政策,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人对外界事物肯定或否定、摒弃或追求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性词汇。本次课程改革就是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