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审判人员,原、被告的参与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进行协商,用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的迅速解决纠纷,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和谐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新类型的纠纷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法制程序不断规范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法院工作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当事人的不满。对法院调解的改革、完善已势在必行。为此,本文拟就现行法院调解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完善作些粗浅探讨,以利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愈发不相适应了.因而引起我们对法院调解制度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主要是从审判与调解之间存在的矛盾、调解功能扩张的原因以及法院调解改革的思路等三个方面对该制度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会茂  尹强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1):57-59,62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民事审判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被国外誉为“东方经验”。该制度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带有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法院调解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司法实践需要,暴露出该制度的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该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剖析了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我国极为重视和大力倡导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是以调解方式解决的.随着我国法治观念和权利观念的推广,调解制度日益暴露出局限性等诸多弊端,进一步改革现行调解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制度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一种,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组织和主持双方当事人对民事争议进行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近年来调解制度缺陷日益明显,存在强制调解,调解效力不明显等问题,但是法院调解制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改革,法院调解的内在原因是法院自身的程序性规定,文中把法院调解的问题分为五大矛盾,最后从法院和当事人的角度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改革,希望能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发挥法院调解制的比较优势,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化解纠纷,提高法院办事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是我国审判权的一种运作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法院调解的公权性和官方性,这和调解的根本属性-自愿背道而驰。法院调解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法院调解是一种特殊的调解活动,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并以中立的调解人身份,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进行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和诉讼制度.但在审判实务中,调解权被滥用,出现“调解功能的扩张和判决功能的萎缩”的不正常现象,形成特有的“调解主导型的审判方式”,其负面效应已日渐突显.所以本文拟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但这项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制化的进程,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种种矛盾和弊端。在现阶段,分析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完善,是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适应法制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虽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却得到广泛的运用,调解结案率甚至一度成为法院的工作指标。调解何以如此大行其道,它到底该不该被当下的行政诉讼审判实践所接纳,如果可以,调解与审判该如何衔接。此外,调解如要作为一项制度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基础是什么,现实中大量的法院调解活动是否已背离了调解制度设计本身的初衷而发生了异化,此种情况下,该如何规制这种异化的调解活动。这些即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行政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改革。虽然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法的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行政诉讼法在实体法上却否定调解原则的适用。正确认识和适用行政诉讼中的调解,有利于协调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矛盾,有利于法院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也有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制度在我国的民商事审判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正义等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调解制度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有些制度与规定甚至与现代法治的理念格格不入.对此,我们有必要对调解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本文在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理性的反思基础上,分析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提示其与实践的冲突甚至矛盾,革除其与法治理念和社会文明进步相抵触或者冲突部分,以期加强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并提出完善调解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以期充分发挥调解制度在我国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审判模式。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产生及其在建国后的发展历程开始,引出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势及弊端,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本意是防止行政主体任意处分其不可处分的行政管理权,其防范的对象应当是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但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了一些社会公益遭受侵害和相对人利益遭到损害。该文通过对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法理分析,论证了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院调解是我国具有特色的一种调解方式,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从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内涵界定出发,分析了当前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使法院调解制度与当事人自行和解、人民调解制度达到相互协调配合和补充,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一是偏重强调社会稳定,忽视权利保护;二是法官滥行司法权;三是不利于上级法院司法监督;四是客观上加重了审判机关和审判人员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调解制度,一是规定判决结案为结案的基本方式;二是严格规定调解案件的范围、期限、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司法效率,更进一步地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而我国现行审判程序的设计,特别是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设计,不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体现公正原则,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应当重新设计调解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阶段,克服现行民事诉讼法在调解原则上的矛盾规定,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路。希望通过立法对调解制度进而对诉讼程序作出更加科学的设计,以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和美国的诉讼上和解制度,作为民事审判活动的良好补充和辅助方式,承担着大量的纠纷解决任务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美国的诉讼和解制度的结案率则远远高于我国的法院调解结案率。笔者试图从形式理性的角度,通过对两种制度的比较来探寻导致这一悬殊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有关形式理性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潮流中,司法ADR具有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约国家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诉讼对抗的价值和功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司法ADR在国际上逐渐兴起并成为司法程序内解决纠纷的新方式。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为契机,就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曾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它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然价值和效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简析及改革浅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法院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内涵及利弊的简要分析,提出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