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棋类活动与学生的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对棋类课程和个体人格三要素(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认为棋类课程可以促进个体人格的积极健康发展,并且提出了棋类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为主的棋类运动已成为众多中小学广泛开展的非竞技类体育项目,棋类运动所蕴含的丰富教育内涵正得到不断凸现。近日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工作会议在嘉定区清水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学校的200多名校长、教师共同探讨了学校棋类教学的规律、经验和教学模式。新时期,学校棋类教育的发展走势也日渐明朗。  相似文献   

3.
赵锋 《上海教育》2007,(5A):20-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为主的棋类运动已成为众多中小学广泛开展的非竞技类体育项目,棋类运动所蕴含的丰富教育内涵正得到不断凸现。近日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工作会议在嘉定区清水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学校的200多名校长、教师共同探讨了学校棋类教学的规律、经验和教学模式。新时期,学校棋类教育的发展走势也日渐明朗。[编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正在教育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付诸于实施。上海棋类运动的普及程度高且成绩斐然,但棋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却有待突破。为回归棋类教育的本真,实现棋类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体验式棋类教学的实践,设计和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规律的体验式课程。  相似文献   

5.
棋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国际象棋、围棋、中国象棋均起源于我国。棋类运动是一项智力游戏,又是一项脑力体操,具有很高的教育潜力和教育价值,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性不亚于音乐、艺术或者诗歌等任何一项智力活动。它是集竞技、教育、科学、艺术、娱乐五者结合的结晶,被称为"智慧的体操""人类智慧的磨刀石"。2001年2月23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引入融趣味性、益智性于一体的棋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下棋,体验下棋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不仅能培养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性情,让幼儿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背景 目的 意义 棋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普及棋类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利用奕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使小学生调动自已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战斗,这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潜在能力。 国际象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棋种,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拥有爱好者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科学、艺术、体育运动三结合的结晶。因此,国际象棋被公认为“智慧的体操”,“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我校地处古城闹区,学校的活动空间狭小,要开展中等项目的体育活动就有困难。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为使学生在校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课堂和课外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校从八十年代就开展棋类活动,并经区文教局定为棋类特色学校。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不少爱好国际象棋的学生坐得定、想得全、输得起、赢得了、品行端、成绩好,敢向强者挑战。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爱好棋类呢?还是棋类训练有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呢?如果棋类训练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科学》2005,(5):61-61
本刊编辑部本期针对棋类教学策划组织了一期专刊,关注棋类教学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品质、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棋类教学是篇大文章,棋类教学实验也是一项综合工程,为了更好地使读者了解棋类教学、了解“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本刊特将有关棋类教学的资料汇编摘发,以期以一个全方位角度反映这一新课题探索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科学》2005,(5):63-63
一.宗旨 进一步促进三棋进学校工作,在促进学生开展棋类活动的同时,发挥棋类项目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开发未成年人智力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教育更加艺术化、形象化和多样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开展棋类教学的较科学、较系统、较完整的体系,更好地普及青少年棋类运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一直把棋类教育作为特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在全面促进学生开展棋类活动的同时,他们充分发挥棋类项目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开发未成年人智力潜能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工作更加艺术化、形象化和多样化,并初步形成该校开展棋类教学的科学、系统、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游戏价值我园拥有颇具特色的多个活动室,其中"棋类室"很受孩子们喜欢,他们总会在棋类室中三五成群地开展桌面棋类游戏。同时,我园正在开展"高质量2小时户外活动"的研究,所以我们考虑将两者进行结合。我们把"棋类室"的"桌面棋"转化为"地面棋",定位为玩棋,在游戏中同乐,关注过程,逐步理解规则,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手口一致点数,认识图形,建构、发展协商等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利用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建构棋谱,即自我建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开发人的大脑优势,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棋类这项集科学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身的智力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思维方式日益受到世人瞩目。琴棋书画是中华文化四大艺术,经久不衰。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众多的教改中,在学校开展棋类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棋类教学正逐渐成为提高儿童素质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流传于我国民间的棋类游戏丰富多彩,是古今广大棋类爱好者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民间游戏棋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比较容易学习,而且适合的人群非常广泛,从老人到小孩都可以自由玩耍,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宛如"一张纯洁干净的白纸",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棋类活动,让这张白纸留下最美的最正确的图画,培养幼儿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一、激发兴趣,事半功倍增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做好某件事,首先要爱某件事,因此,我们在平时就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创设棋类活动的氛围,激发幼  相似文献   

15.
游戏背景 幼儿到了大班以后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我发现他们特别喜欢玩规则游戏,像一些益智游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之类的。在进行这类游戏时,它可以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的勇气,以智慧和技能赢得一种心理的满足。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我决定在班上多开展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关于棋类运动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从2006年开始我校大力普及棋类运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日积月累中我们发现一些爱好下棋的学生们有坐得住、输得起、赢得起、耐挫力强、有韧性的好品质。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因为恰好这些学生都是天生具备这些特质,还是棋类训练与  相似文献   

17.
棋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棋类活动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它不仅有益身心,容易开展,还能锻炼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毅力,强化竞争意识。大量事实证明,下棋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棋类教学进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弈棋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棋类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棋类游戏是一种新颖有趣、简便易行的游戏形式,它将尊重幼儿好奇、好胜、好玩、好动的天性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能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为此,我们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现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把"趣"放在首位,围绕"趣"来开展棋类游戏,让幼儿爱上棋类游戏,并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棋"趣世界中获得发展。一、挖掘资源,感受棋趣在环境创设上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他们能够欣赏、感受、操作  相似文献   

19.
坐落于南湖之畔的嘉兴市秀城实验小学,创建于1986年。近年来,学校以“培养有智慧的人”为目标,在巩固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发展棋类项目,扎实有效地开展棋类活动,逐步形成了集德、情、趣、艺、智、谋于一体的棋类教育体系。棋类教育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更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内涵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教学如果是一场战争,我们要攻下的第一站要地,便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在用智慧教学的这一战里,我放大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写字教学中利用先哲"三十六计"的智慧,在写字教学中品到了智慧教学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