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语电子词典是汉语自动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速度和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基于PB的汉语电子词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通过该系统能有效地管理汉语电子词典,使得词典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汉语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等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2.
词性自动校对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基于规则的中文分词方法的不足,利用数据挖掘思想,通过对决策表的优化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兼类词自动文本校对方法。该方法能够正确标注语料中挖掘、自动获取兼类词词性标注校对规则,提高兼类词词性校对标注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对机器自动词性标注技术领域的三类主要理论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和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和优缺点的对比,并在描述方式、标注依据、机器效率、鲁棒性、标注正确率和实用性等方面,对这三类方法进行认真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各方面都占有较明显的优势,是目前最理想的标注方法。基于此类方法的自动词性标注技术可以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此外,本文还指出这类方法有待解决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十部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词性标注现状展开分析考察,分析了现行教材进行词性标注的特点和做法,指出教材在词性标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词性标注存在错误、词性标注的依据不明确等问题,讨论了特殊类别词汇的词性标注问题,如离合词、兼类词、属性词等如何标注词性以及词语和语言构式是否需要标注词性.最后提出了建立词性标注体系、优选标注语言符号等词性标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海波 《现代语文》2010,(7):117-118
本文在对《老屋窗口》一文进行手工分词和词性标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手工分词和词性标注存在的问题,为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分词与词性标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语词类问题的复杂性,辞书标注词性困难重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词性标注。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词性标注难免还存在一些失当之处,主要有:一、词性标注不够准确;二、词性标注前后矛盾;三、兼类词词性标注不全面;四、同类词词性标注不一致。笔者抽取一些具体的词,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词典编纂理论的发展,词性的标注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不少词典开始标注词性。其中,对于词典词性标注问题,争议多存在于动词、形容词、名词之间的兼类与转类问题上。本文首先回顾词典词性标注的历史,然后从语言事实与外语教学等角度说明动转名的词性标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项目的技术方案,即:先参考词库和词类词典对语料进行自动分词自动标注词性处理人工校对和调整后,再利用分词条程序将语料收入数据库,最后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对所收的词进行了词性标注,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但我们在仔细阅读该词典后,却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同类词词性标注不一致;词性标注不当;词性缺标;释义与词性不一致等。  相似文献   

10.
词性标注是语言研究者进行句法分析和其他研究的基础,其划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语料库的下一步建设。本文从句法分析实际操作的角度对国内几个常用分词系统的词性标记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其中一些标记给句法标注带来的问题,如习用语和简称、前接成分和后接成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在参考多方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标注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从语言史、翻译史、体学以及目标读的角度出发,认为既然原作语言适合其当初目标读的字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而且原作与其原目标读之间没有语言上的时代隔离现象,那么为了使译作的语言再现原作当初语言的时代特征,译作体的选择就应尽可能地服从我数目标读的语言使用偏好,采用现代语言,才能使译作和原作在体上取得尽可能的一致,共同凸显出作品语言的当代特征,只有这样的体选择,才能使名的重译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手机短信中,"包袱"是创造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技巧,而它的形成与语言模因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篇三个层面的模因变异探究手机短信"包袱"的生成,研究发现语言模因论对于手机短信中"包袱"的生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The language of text messages speeds up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shows the richness of languages,and contains all kinds of implication. Many researches on text messages have been published but th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s of text messages in the domain of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open to investigat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anguage of text messages based on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CP) and its maxims,which aims to understand how the theory influences the text message communication and create some humorous effec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ext messages a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反映存在"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翻译观基本都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后期人们对于语言的本质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语言就是存在",而不再是人认识世界的理性工具,传统理论中原文与译文的关系遭到了颠覆,人们开始怀疑语言是否有确定的指称,是否能在译语中实现对等,是否能完全理解文本原意。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s hypotheses were that (a) word-problem (WP) solving is a form of text comprehension that involve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processes, working memory, and reasoning, but (b) WP solving differs from other forms of text comprehension by requiring WP-specific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s well as gener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t the start of the 2nd grade, children (= 206; on average, 7 years, 6 months) were assessed on gener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working memory, nonlinguistic reasoning, processing speed (a control variable), and foundational skill (arithmetic for WPs; word reading for text comprehension). In spring, they were assessed on WP-specific language comprehension, WPs, and text comprehension. Path analytic medi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ffects of gener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on text comprehension were entirely direct, whereas effects of gener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on WPs were partially mediated by WP-specific language. By contrast, effects of working memory and reasoning operated in parallel ways for both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语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标语进行交际,而一些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却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教师要着重在语篇水平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注重整篇结构分析。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读前阶段,即主要起到热身作用的事先准备阶段,旨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读中阶段,即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语篇结构及内容等,使阅读技能和语言水平得到提高;读后阶段,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分析原文、语际转换、译入语语内重构和检验这四个翻译阶段各有自己的分工,都不能缺少。虽然“对于完全称职的翻译者来说,译入语语内重组几乎是自动化的。事实上,这几乎像说母语那样脱口而出”。然而从实践上说,在完成对原文的分析和语际转换之后,译文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译入语语内重组的成败。张培基、庄传绎、孟庆升等人在各自编写的翻译教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篇翻译失误。作为学习翻译者的翻译范本,选择翻译材料和译文要做到精之又精。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间的转换和比较有据可依,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研究表明,文本意义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结构,由作者主体建构系统、语言系统和读者主体建构系统三个维度构成,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意义结构相似度越高,翻译质量越高。文本意义结构模型分析为文本意义的跨语重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汉语非文学类文本的英译应该遵循用规范的英语准确地传递原文所承载的信息的标准。但是由于原文自身存在的语言不规范、信息不明确等问题,使英译时首先对原文进行信息结构和语言结构重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文本的诠释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文本的社会一历史背景,文本本身的语言以及文本的“误读”,而意识形态却是我们进行文本诠释时所不可忽视的。文章从诠释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别从社会——历史背景、文本语言与对话和文本的意义创生三个方面试图阐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