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以此为题,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因为在教育领域内,始终存在着诸多学说、观点与主张,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一度人们对教育学是“学科”还是“科学”乃至只是一“训练科目”就有热烈争辩,现虽趋于平息却无明确结论,于是就有了“迷惘的教育学与教育学的迷惘”之感喟。  相似文献   

2.
复杂理论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rent A.Davis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课程研究系主任,《复杂理论与教育》(Complexity and Education)杂志主编.复杂理论与教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课程、数学教育以及复杂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本文追溯了复杂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其引入教育领域的历程,界定了复杂现象必须具备的特征。作者运用复杂学的观点,并结合一个发生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例,对课程现象进行的全新的阐释,揭示了课程作为一种复杂调适现象其不断演化生成的动态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吴敏 《文教资料》2009,(32):124-127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教育反思的关系始终是一种“遭遇”。在现象学的一无前提的“看”中遭遇到原初的教育体验;在对教育现象的本质直观中遭遇到了尚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借助教育学文本的写作,在对“语言的言说”的倾听和应合中使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自行显现。与教育反思的这种“遭遇”要求教师保持对经验的持续开放性和对语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本质深藏于各种复杂的教育现象之中,它是教育学中的哲学问题。哲学观不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就会制定和执行不同的教育方针、政策。一、教育本质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因 (一) 争论各方对“本质”的概念不明确。本质与属性有联系也有区别,一事物在同别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教育理论都生长在一定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教育理论也应与西方一样得到蓬勃发展。但是,虽然中国很早就有了教育思想,可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是从20世纪初由国外“引入”的。回顾20世纪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学一直充当着国外教育理论的“消费者”的角色,而非“扩大再生产者”。这里的“消费者”和“扩大再生产者”是借用了经济学上的两个术语来对教育理论主体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质问题是我国教育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胡德海先生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文化传递”说的教育本质观,而且建构了一套系统严密复杂的研究方法论体系.与国内同时代相关研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系性特征,其价值具体在以下三方面:回归到教育这一复杂现象本身探讨其变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为教育本质研究乃至教育研究树立了体大虑周、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体系的典范;为教育研究者树立了“求真理,做真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龙藜 《文教资料》2006,(15):69-71
在教育学跨文化传播的这百多年里,外国教育学既给我国教育学带来了福祉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就影响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体说来,在教育学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教育学的核心词汇“教育学”与“教育”出现的断裂现象是导致教育学的对象模糊的原因之一。而教育学的对象的模糊也就是研究者对教育问题的把握不准甚至不把握,则是致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是教育学科学化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的任务。就人类社会全部的教育现象而言,教育学目前所使用的教育现象分类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十分粗陋的,根本不足以对教育学的科学化形成有效的支撑。我们可以从分类学、类型学、谱系学和发生学等几个维度来展开教育现象的分类研究,在逐步引入数学和信息技术等手段的同时推进其自身的科学化发展。作为一个尝试性的开端,可以初步描绘一个由16种教育现象构成的教育现象进化树,并举例简要说明教育现象科学分类在解释实际教育问题时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审视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引进”成为中国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而且不少教育研究者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比照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至于中国教育研究结不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果实,也无法回答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此现象的沿袭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依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当然,期间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就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是较为“悲壮”的。审视近年来的诸多教育研究成果,堪称为立意新颖、见解深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研究对象之争主要有现象对象观和问题对象观,其中现象对象观内在推演的逻辑蕴涵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规律的推理过程,问题对象观内在逻辑思路可概括为从问题(矛盾)到本质再到规律或从问题到矛盾,再到本质,最后通达规律的推演进程。据此分析现象———问题对象观中关于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之表述所折射出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之间用和连接的逻辑问题,在理清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重点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题复杂多样,系统内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很有必要从复杂思维方法的角度审视教育。复杂思维倡导者、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呼吁“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的变革”。这种思想的变革,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哲学思辨,否则.学校教育不可能真正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灌输式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复杂问题.从西方教育史的发展来看,有些教育学研究者把“灌输式教育”直接等同于灌输而加以批判.这种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廓清了教育与灌输的联系与区别,但也有其局限性,对“灌输式教育”的一些缺点做了过度的、放大的宣扬.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入历史新时期。教育学研究表面热闹甚至繁荣背后,主体迷失现象同时开始暴露:教育学常常成为其它学科的“领地”,当代中国教育研究者常常“不在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既有源于西方学术话语强势地位的外因,也有源于教育学科独特性萎缩的内因。走出研究主体迷失的泥潭,需要当代教育学人的主体自觉,有赖于教育学科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生活与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初起,教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日益趋向科学,成为“教育科学”,而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学”逐渐消失。但是教育科学所导致的教育生活与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三种危机:知识论的危机、分而不合的危机、意识形态的危机,却使教育学的出现成为必要。同时,无论是失落,还是危机,根本上都是忽视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特征来看,教育领域都无法拒绝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由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他学科研究者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的“教育的立场”;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力图通过研究,提高教育学理论水平,建立、完善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并有可能相互促进各自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近年来,理论界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有一些不同的提法。有人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王道俊、王汉澜等编《教育学》);有的认为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孙喜亭《教育问题研究概述》);日本的大河内一男...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代以来中国针对“教育学进口”现象的一种反动,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人的一个“情结”。在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问题意识先后经历了“中国化与现代化”、“中国化与科学化”和“中国化与全球化”的变迁历程。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人手,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可能性,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有“移植”、“借鉴”和“对话”三种境界以及“走进教育现象,进入教育的日常生活”和“走进教育学术,进入教育的意义世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过去,一般认为,只要有了数学家和教育家,数学的教育理论就可以建立起来。但是,最近信奉这一点的人是罕见的了。”“数学教育已经从数学中独立出来,自成一个专门领域”(参见日本琦玉大学田彰一郎先生在第二届中日数学教育会议上的报告)。国外已有《数学教育学》的专著,国内也有人在编这种书。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数学教育学要遵循三条规律:数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数学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数学教育与数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目前学界的观点主要为教育事实观、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观、教育现象观以及教育问题观四类。梳理四类教育学对象观的基本观点,由于各自对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等概念理解的模糊化和随意性,致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陷入似是而非之地。剖析各派之局限性,可推论":教育现象"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具有合理性。因为教育现象体现了教育学的学科独特性,教育现象具有高度概括性,教育现象体现出了研究话题的公共性,只有研究教育现象才能揭示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