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加强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创新性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它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性教育体系、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学术自由能避免教育停留在传授和模仿的层面上,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本文阐述了学术自由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探讨了高校如何创设学术自由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创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遵循创新性人才的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我国高校的现状,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实现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本文从分析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提出教学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创新教育观等方面入手,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高校越来越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教改前后人才培养模式的比对到教改后取得的实效、优势来探讨工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型教育较知识型教育、智能型教育而言,有其明显的主体性、全面性、创新性特点。创新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学校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是以创新性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能熟练运用学校所授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措施,力求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以满足目前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是必然趋势,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研究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层次剖析,总结吸收国内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结合行业和研究型高校发展特点,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质量管理体系模型。进而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教育支持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提出培养和评价的各项指标,建立可不断反馈、持续质量改进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相应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人才数量少、学科种类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理念有待创新;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校定位等参差不齐。有鉴于此,为构建新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高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创新性的提出"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将系统探究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职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引进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通过社会、企业、学校联合培养,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综合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构建"T"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T"型复合人才的目标,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欧孟麟 《考试》2009,(7):15-15,27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师首先要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解放自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改革教学模式,超越自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创设创新性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有目的地树立学生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双向交流,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求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OBE理念视角下民办应用型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更好地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机制,坚持“应用性”与“创新性”相融合,健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把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反馈机制,注重凝练创新创业成功经验,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需求,最终为社会不断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专才,也称专门人才,包括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类为通才,也称通识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具有通识性特征的博雅人才。培养不同的人才要运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的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既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我国高校创新与发展的核心与基本点。本文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我国大学的办学质量,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美国高校主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注重实现学术性目标,而且也注重实现应用型目标,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全面了解和研究美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以某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例,结合近几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分析科技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实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性实验设计对工程应用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实验设计应该结合工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以培养生物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实验课题的创新性设计,实验室和专业技术的耦合,创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环境。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传统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将创新性实验设计融入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所以,创新性实验设计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发重要.我国一些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特征积极创新了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研究发现:美国的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制度创新、校园环境优良等三个特点,该培养模式能够为美国提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科技服务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培养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启示是: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注重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与科技服务;重视学生的双创能力,提倡高校办学规模的合理性;以培育出具有品质与复合特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关注到人才的思维层面、人格层面、知识层面和智慧层面的全面素质发展,并且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由此蕴涵着创新人才培养与"主动实践理念"的关联性。我国大学教育模式恰恰缺失了"主动实践理念",导致了大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高校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创设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主动实践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案例设计竞赛活动表明,竞赛对学生主动实践的有效激励与引导,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