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具有多元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院校进行跨文化学习和生活,文化适应能力成为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借助文化适应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个体深度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中的态度倾向、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建构与其文化适应意识、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信息素养文化资本较弱,入学后普遍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呈现积极态度;民族院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等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重要帮助,校园网络、在线网络课程、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亟待完善。最后,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环境,提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1)在意识观念上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教育;(2)在技术知识上不断完善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3)在组织管理上加强民族院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美国母语课程媒介素养的内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媒介素养进入语文课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母语课程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母语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美国母语课程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方式异彩纷呈,给我国语文课程媒介资源开发及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相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是关于民族母语的教育,而母语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教化’。”“语文是为人的一生奠定精神底色的课程,语文以其饱含的情感、智慧和精神对人的生命进行潜移默化的诗意润泽和点染提升,全面开展人的精神建构。”作为语文学习的方式之一的文本研习,当然理应以接受民族文化教化、接受诗意润泽和点染提升、全面构建人的精神为指归。但是,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这一功利主义评价形式导引下,人们难得静下心来,从提升人的素养的角度来对待文本。  相似文献   

4.
调查显示,当今我国大学生母语素养不容乐观。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素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均处于缺失状态。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缺失,无论是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个体,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改变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状况,可以从制度、高校课程、学生心理等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既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专业学习的基础。当前大学生语文素养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英语教育对母语教育的遮蔽、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大学生语文审美层面严重缺失。应从改革课程设置、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新的语文学习观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180分的断想     
吴雁驰 《湖南教育》2013,(12):25-26
北京高考改革,将语文考卷的分值从150分提升到180分,而英语考卷从150分降到了100分,这体现了北京教育充分发挥高考评价的积极作用,以高考评价为手段,调整、完善课程实施的课改思路。该举措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和植根母语文化全面发展学生素养的教育思想。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根深才能叶茂。而事实上,目前的语文教育并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该课程在教学实际中长期处于尴尬状态,近年来重振大学语文成为讨论的焦点,大学语文改革势在必然,大学语文在明确课程地位与目的的同时应与时俱进,更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一支大学语文的"好老师"团队,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提升母语素养和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当今我国大学生母语素养不容乐观。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素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均处于缺失状态。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缺失,无论是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个体,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改变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状况,可以从制度、高校课程、学生心理等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汉语文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更紧迫地提上了日程。在目前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辟开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而这些,正是由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母语教育的精义之所在,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母语素养普遍降低,在分析其母语素养缺失原因的基础上,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三方面探讨培育大学生母语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内含着几个基本的常识性的命题: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语文是面向年轻一代的母语课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审视语文教育百余年的历史,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重申语文的母语课程特性及其使命。明乎此,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具体把握语文课程的实施与创新。语文素养是主体习得与学习的合金新课改以来,"提升学习者的语文素养"这一观念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尽管何为语文素养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究和明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不同种类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不同民族的母语教育又有其鲜明的人文特征、民族特色,这就决定了母语教育的发展虽可借鉴其他民族,但不可丢失"自我"。语文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课程,民族性是它的文化个性。母语教育应走一条"民族化"之路。母语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遵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进行和改造母语教育,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指出的是,母语教育的目标是现代化,其过程是民族化。只有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的高等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研究、探索如何激发或唤起学生爱进语文课堂、爱上大学语文、爱读人文经典的热情。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与考核,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基础课的核心课程,要更好地发挥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关于民族母语的教育,而母语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教化’。语文是为人的一生奠定精神底色的课程,语文以其饱含的情感、智慧和精神对人的生命进行潜移默化的诗意润泽和点染提升,全面开展人的  相似文献   

15.
陈鸿雁 《文教资料》2010,(29):70-72
大学语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母语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是对大学生实施通识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素质课程,也是理工科各专业提升学生母语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科院校唯一正规负载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应以针对化的教材、团队化的师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母语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具有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和锻炼实践能力的作用.我们应根据民族高校的特点,采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等途径,借鉴和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其重要意义体现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几个方面.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采取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宣扬传统美德先进事例、开设传统美德课程、优化校园文化设施等多种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是对学习型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信息素养是大学生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大学生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源泉、是大学生提升自己竞争能力的必备条件.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应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之中,同时还应重视隐性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的需要,良好的礼仪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路径有: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和进行渗透性的礼仪教育,在学校日常的活动中进行礼仪教育,重视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大学礼仪教育要注意时代性、民族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