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璨 《华章》2010,(32)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语用学理论的影响.广告是一种诱导说服性的语用行为,因此广告翻译非常适合采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以实现广告本身的语用目的.本文将讨论关联论与广告翻译的关系,并着重阐释关联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可使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context)来理解和使用语言。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翻译的特殊困难也由此而产生。本文通过英汉互译实例分析来说明:翻译应以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为目标,挑选最接近效果的译法,语用等值得指译文与原文的交际价值的对等,而非表达形式及方式的同一,从语用学角度看,译文无论作怎样的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文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  相似文献   

3.
语用翻译是最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本文浅析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语用学中的语境关联为例,说明语用分析和语用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音律协调,文化底蕴浓厚,等效翻译方能诠释原文用意。亦为俄译中的难点。汉译俄中成语的译法主要有对应法、借用法、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意译法五种,翻译中应灵活运用,以等效表达原文语用。  相似文献   

5.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交流媒介.广告翻译应力求表达准确、达意,广告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本文指出英汉文化差异是导致广告语用翻译失效的主要原因,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广告翻译的语用等效、语用失效问题及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对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广告翻译的实践,做了一定的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兴国 《海外英语》2012,(24):154-155,164
语用等值关注翻译中语用意义或"言外之力"的传达,该原则强调翻译应努力传递原语的交际意图和功能。这对广告翻译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语用原则指导下的广告翻译要求译文与原文广告达到功能对等,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7.
语用预设是广告用语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语用手段。它的使用使广告准确简洁,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进行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语用预设的复杂性。透彻理解原文的语用预设信息.再将之置于译文读者的预设框架之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广告也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理论的发展使其在很多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本文对语用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输出及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提出了翻译的本质即为从双重示意到推理的交际过程,是在原文作者、翻译者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主体互动,故此,翻译语用观其实就是动态的三元翻译观。在翻译的过程之中采用语用学理论能够使翻译者更好的对原文有所掌握,提升译文的质量。本文重点对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围城》中的话语标记语为例,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及翻译特点,提出译者要善于辨别原文中的话语标记语,了解其语用用意,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差异,提高话语标记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维维 《考试周刊》2010,(40):47-48
广告翻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显得日益重要。由于中西方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广告翻译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词汇之间的直接转换,文化差异是该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忽视文化背景的广告翻译往往会导致一些语用失误。本文从社会语用学的视角,结合例证,重点讨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避免这种失误可采用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英译,提出在翻译古汉诗的时候,要进行语用对比,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为达到这两种语用等效,具体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译者理解原文和用译语传达原文的语用原则就是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广告翻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显得日益重要.由于中西方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广告翻译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词汇之间的直接转换,文化差异是该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忽视文化背景的广告翻译往往会导致一些语用失误.本文从社会语用学的视角,结合例证,重点讨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避免这种失误可采用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法律英语语言特征及其语用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法律语言翻译中的各种语用问题,探讨了法律英语语用翻译中“等效翻译”的具体矛盾,从而揭示出法律语言翻译应当遵循法律语言的文体特征,在翻译中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原文的“语境意义”,对原文进行语境、语域、语体以及语用逻辑的分析,同时也要把握好译出语(汉语)表达的法律语言风格,才能使翻译的译文不违背原文的语义宗旨,才能使译文更加体现原文的法律语言精神,起到法律语言应有的法律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当前广告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广告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用失误,其原因主要是中西方在语言、文化、审美和心理结构上存在差异。建议广告文本的翻译要实现语用等效翻译,翻译者要熟知广告的语言特点,做到语言语用等效,掌握广告的功能特点,达到社会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等效概念,其实就是将英文句子或短语翻译其意义,从而转化成中文表述,我们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加真实的反馈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力求语义意义对等从而实现原文中的语用意义,会进行更多的查阅调查整理工作,从而达成原文和译文内涵一致的一种理念。本文主要参照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达的市场体系,结合商务英语的发展状况,将本地多个公司作为分析依据,利用语用学语用等效相关指导思想,针对现时英语运用中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合同翻译,商标的翻译和口语陪同口译人员现时的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整合规划出适合的翻译明细体系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并贴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务英语语用等效翻译情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语用翻译理论指出译者要基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基础上,译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译者要根据译语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译出原文的语用功能,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差异。指示语在语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指示语运用上存在着差异,为使译入语读者易于理解,翻译中有时要进行指示语转换。从语用翻译角度简单对比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指示语,并重点以社会指示语为例探讨语用翻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语用的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翻译界的关注。利奥.希金(Leo Hickey)汇编的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从语用的多层面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如:语言的行为功能、预设、礼貌原则、相关原则以及合作原则、新信息与旧信息、前提与名示、时间指示与空间指示等。“翻译就是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等,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Leo Hickey:1999)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1999)一书中提出的顺应论(Adaptability Theory),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本文从顺应论的观点出发,旨在探讨翻译实践中文化语境的顺应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1顺应论介绍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从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语用翻译是将语用学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该文对国内外关于语用翻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进一步将国内语用翻译的研究分为从整个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的翻译研究和将语用学不同研究方向与翻译结合起来的研究两大类,并对语用翻译研究做出评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其他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将语用等效原则应用于翻译实践,不仅可以帮助译者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语用意义,而且可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