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行业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的新类型,它与传统高等教育的最大不同是不以学科体系为依托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而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与专业设置的依据也应随之变化。通过分析行业与产业、职业、工作岗位的关系和院系设置与边界,认为应按行业设置院系,按职业设置专业;同时,高职专业有行业纵向发展的“经专业”,还有技术岗位横向发展的“纬专业”。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经近十年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框架已初具雏形。但是,从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角度,还没有清晰地把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区分开来。文章从人类文化的分类源头找到了他们的区别所在。对高职教育的属性和分层,院系设置、名称称谓,直至专业设置、专业目录研究,认为应以社会产业、行业、部门和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高职教育才能走出自己的“技术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最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教育必然是包含专业技术技能和专业文化在内的全面的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业主要依据职业分工和行业分类而设置,行业文化对专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在进行全面职业人才培养时,应特别强调专业文化的重要性,重视行业文化对专业文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面向市场办学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其专业设置应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职业特性,而不是按学科体系来设置专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结构,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构建不同的培养模式,并且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素质教育等综合途径,面向市场办学,使自己的“产品”即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而提高高职教育的竞争能力。为了实…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难以适应IT行业需求。为提高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按高职教育的3个年级、4个模块、8种职业能力,来构建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专业"趋同现象"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趋同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传统职业观的阻碍、高教管理体制的制约、过于依赖市场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祛除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趋同现象",保障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泰州市高职教育为例,分析了该市高职教育发展和专业设置现状、各院校专业按大类的分布、专业按产业的分布比例等方面情况;研究了该市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的适应状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泰州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充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对策与举措。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专业群、加强职业规范、强化专业特色、注重职业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步伐,农业类高职生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农业类高职生的专业适应性对其职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加强农业类高职生的专业适应性教育,将对未来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农业类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在专业教育、专业设置、学生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型的教育。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专业设置、办学目标定位与培养方式、教学质量衡量标准等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是职业岗位群或行业,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职业责任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院校的职业责任,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高职德育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应依照社会职业培训的原则,通过明确职业培训的市场定位、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及培训制度,有效利用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建立合理的职业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等职业培训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社会职业培训,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适用区域经济需求原则、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原则、特色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校企合作原则、灵活性原则、教育资源质量保证原则和效益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立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了发挥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重要作用的实施策略,为高职院校在现代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开展和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实施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与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多元融合,以此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独有的作用。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也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校园文化的主线;构建完整严密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文化规范和引导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形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进而与企业文化对接,推动校企文化对接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质培育是高职教育的第一要务。作为教育目标载体的课程其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理性分析,以职业素质培养为视角,剖析当下高职课程体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课程体系建构的出路,即确定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形成均衡化课程结构、改进课程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法律、政策更是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战略调整。福建省经过院系调整,高校数量从9所减到4所,厦门大学被人为肢解,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被撤销,工科全部被划往省外,这一切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具有现实意义,但高职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受到各种制约,既有学校因素,也有企业因素。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实效、提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产教融合才能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