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滑梯的科学》是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七册的第14课,为选学内容。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且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的开展。滑梯,几乎每个儿童都知道,但他们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滑梯进...  相似文献   

2.
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根据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1.顺应儿童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植物》单元是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的。其中的观察大树的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学习科学观察。通过观察,学生惊奇地发现了大树上的生态系统:小动物们的生活与大树紧密联系着。针对学生的这个极有意义的发现,笔者对该单元的目标做了扩展,对学生补充了一个观察任务:这些小动物们是怎样依靠大树生活的?它们的存在对大树有益还是有害?还是既不有益也不有害?这样,本单元就不仅仅是训练…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改革进入第3个年头,先后有5套《科学》教材在全国试用,使用《科学》教材的孩子已经占同龄儿童的50%。教材的编者和试教者都有许多感受和困惑,很希望有一个交流和研讨的饥会。  相似文献   

4.
走近观察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符合学生感知事物规律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观察方法与技能的训练。1.让学生经历按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观察的过程系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本册教材观察的对象蕴涵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观察。苏教版《科学》教材从学生一接触到科学课就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三年级上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过程技能训练的单元——《观察与测  相似文献   

6.
“观察”是学生了解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特性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整个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在科学教材中,观察活动的设计并不是无序的,而是非常有层次的。科学教材就是由一个个有结构层次的观察活动组成的。我们来分析一下《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教科版)中,有层次构的观察活动是如何体现的:1.教材的观察结构。观察→描述→引起新的观察整体(大树)→局部(叶)一个维度(颜色、大小)→一小系统(完整…  相似文献   

7.
薛洁 《科学课》2013,(6):78-79
儿童的科学学习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对鄂教版《科学》教材研读后,我感觉这套教材以儿童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为线索,从儿童的视野组织材料,逐步展开教学内容,逐渐增进儿童对科学的了解和认识。教材面向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努力使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等与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陈乾晖 《河北教育》2005,(19):29-30
2005年3月份,参加一次《科学》教材分析会,听了一位老师讲的一节研究课《了解空气》,感受颇深。《了解空气》来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让学生运用感官感知空气,并通过设计实验,使他们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共设计了3个活动:①感受空气(老师用气球代替了教材中的塑料袋),②浸不湿的纸,③赶出杯中的水。  相似文献   

9.
观察能力是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但却是最重要的能力。教科版《科学》教材,首先就是让学生从观察开始科学课学习的旅行,并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进行观察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情况的,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但在教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见到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更不要说观察能力和科学意识的培养了。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材开发、问题提出、探究活动、拓展运用等方面将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学习主题中,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教学》2007,(5):53-53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会刊《科学课》编辑部决定7月中旬在福建武夷山举办全国小学科学教材教法研讨会暨科学考察活动,会期5天,这也是《科学课》杂志举办的科学教师之家系列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佩艳 《吉林教育》2006,(10):48-48
新编《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通过“观察大树”、“寻访小动物”和“寻找淀粉的踪迹”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事物和现象,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那么如何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精神,上好新编《科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一个师傅仨徒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第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欣赏活动课。动画片是儿童们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形式,而片中的歌曲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儿童对影片增进理解的载体。本节课设置的音乐活动就是要通过欣赏动画片的主题歌,充分调动学生乐于投入到音乐活动中的情感,并提高其分辨、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版本的新教材越来越适合学生的科学学习和自主探究了。如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这一单元的课程就安排得非常好。为了探究这一单元里面的小动物,首先安排了一节《寻访小动物》的准备课,到校外去搜寻小动物,熟悉这些小动物;然后安排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的观察探究课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编排得恰到好处。教师在课前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教材中探究活动安排的逻辑性,才能做到合理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主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是教过多年《自然》的自然教师,现就新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活动。倡导科学探究,注重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领悟是初中新课程《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教材设计了体验、观察、调查、观察与测量、技能训练、操作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感性经验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一、初读教材:山重水复疑无路全国各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都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安排在二年级。比如,人教版和西师版安排在二年级上期;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安排在二年级下期。《认识角》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的内容。同其他几个版本教材的编排顺序大致相同: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折叠、描画和操作学具等活动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再联系生活实际依次呈现。  相似文献   

18.
谢辉 《科学课》2014,(5):78-79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鄂教版《科学》教材鲜明的、有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特点是:以儿童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为线索,从儿童的视野组织材料,逐步展开教学内容,逐渐增进儿童对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春苗 《广西教育》2013,(45):93-94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离不开对事物或科学现象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他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教学》2007,(4):64-64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会刊《科学课》编辑部决定7月中旬在福建武夷山举办全国小学科学教材教法研讨会暨科学考察活动,会期5天,这也是《科学课》杂志举办的科学教师之家系列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