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暴力、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二是自我伤害或自杀。导致大学生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诸多,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同时,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与缺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关于自杀的新闻越来越多。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二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不难看出,暴力事件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相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深圳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方法:编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以深圳市初中学校的4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结果:(1)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2)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和父母亲关系方面存在差异;(3)中学生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自我伤害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时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结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我伤害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的公众健康问题.自我伤害行为作为一种创伤性体验,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消极影响.文章重点介绍了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特点、伤害方式、风险因素和心理评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我伤害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具有不利影响.本文旨在让社会更多关注,认识与预防自我伤害行为,因此文中着重探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定义与现状,并从个体特征因素、家庭与学校因素等方面解析与自我伤害的关联,以及如何预防与减少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为人们提供处理生活中各种事务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系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生命教育的缺位,这可能是导致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让青少年们对生命的孕育、发展有所认识,从而对自我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抱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一名高二女生因为“脚臭”与舍友发生矛盾,班主任“调换宿舍”的做法进而激化了学生的人际矛盾。在遭遇班级同学的排挤四个月后,该女生终于扛不住了,在失眠、恐惧不安的折磨下开始自我伤害,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杀意念。心理教师在接纳学生的前提下调查了解事件真相,抓住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此次危机,恢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假期又到了,而假期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教育部门的有关调查表明:溺水、狂犬病、中毒、自杀、建筑物倒塌、车祸等安全事故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生命观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与社会的安定团结息息相关。由于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冲撞,部分研究生生命观意识不强,甚至出现了自杀,自残等行为,甚至有些已经严重到伤害他人生命,触犯法律的程度。基于此,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需要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共同努力,尽最大的可能与能力架构其稳固的三观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体中经常报道一些中学生自杀及伤害他人的事件。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7年公布的一项历时两年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人中就有1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1]。  相似文献   

11.
筱丹 《八小时以外》2008,(11):34-35
在有关自杀的心理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一直备受关注。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每一个自杀的人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周围至少5个人,使其长时间难以摆脱心理阴影,而且极易产生模仿心理。而明星这样的公众人物自杀不但给亲友造成伤害,还可能给大众,特别是他们的粉丝群体带来巨大的丧失感,更可能对脆弱群体带来困扰,激发有些人埋藏在心中的不安情绪,强化原本已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人士的寻死欲念,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伤害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危害,2001年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来自地方政府、大学和志愿者组织的相关专家,编写了《学生意外伤害、暴力和自杀预防工作指南》。考虑到美国伤害预防工作起步较早,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拟对该指南予以简单介绍,以期为国内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提供伤害预防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我总是关系中的自我,自我完整性的获得取决于教育生活中通过他人而形成的自信、自尊、自豪(自我价值感)等实践的自我关系。但教育排斥通过身体疏离、权利剥夺、价值贬低等形式不断破坏着这些实践的自我关系,通过蔑视的情感而不断塑造着对自我的精神羞辱和道德伤害,而被排斥者面对羞辱和蔑视带来的道德伤害以及种种不公正的道德体验所表现出的无力感,使自我难以形成肯定的自我关系而处于扭曲的和不完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青年农民工自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了分析汇总。结合富士康跳楼事件,提出了缺乏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角色混乱、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及"维特效应"与青年农民工的自杀密切相关。预防青年农民工自杀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心理卫生中心等机构的通力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本文探讨我国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据报载: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有19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5年仅北京大学就有4名大学生自杀;2006年春节后刚开学,华南农业大学相继发生3起自杀事件。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伤害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危害,2001年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来自地方政府、大学和志愿者组织的相关专家,编写了<学生意外伤害、暴力和自杀预防工作指南>.[1]考虑到美国伤害预防工作起步较早,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拟对该指南予以简单介绍,以期为国内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提供伤害预防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自杀问题,理论与实践界进行了积极探索。心理咨询致力于矫正、治疗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心理问题,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品质为宗旨,在预防大学生自杀中彰显出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各有其局限与难为之困境。大学生自杀之根源与对其施以制约和影响的社会情境密不可分。在心理咨询、生命教育预防基础上拓展与深化,增强大学生在风险社会中的平等体验与积极的自我建构,是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治本"之举。为此,政府和社会应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推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完善与改进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升体悟生命的内在教养,追寻"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由于自杀、意外伤害等原因,正值豆蔻年华的生命过早逝去的现象频频发生,令人万分惋惜。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就如何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在北京结束的第三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 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更令专家震惊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顾名思义是在绝望情绪下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生命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