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课程的设置对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通过对高师教学计划的分析,发现目前的理科教师难以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此,必须改革高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理科知识结构是在职科学教师倍感欠缺的一种专业素质,也是影响中小学科学课程推进的重要原因,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是培养合格中小学科学师资的关键。笔者所在学院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也在实践——反思——修订——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科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理科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分科学习基础上,对分科知识的综合与提升,是一种功能型的综合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在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等多方面的综合。课程设计应做到:反映自然界的统一图景,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供最具有持续价值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综合科学课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原分科理科专业中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开设相关学科的理科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性课程。教师职后培训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避免培训管理僵化;以受训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参与;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给受训教师搭建舞台,促进受训教师与培训者、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的交流;教师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可持续性和实效性,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需要数量巨大且高素质的科学教师,设立专门的自然科学教育专业,对中学分科理科教师进行自然科学专业的在职培养和进修,加快高层次师资的培养,是当前培养科学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且必须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课程建设长期滞后于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学应试教育有关。本文对小学教育专业理科课程建设背景、理科课程建设依据、理科课程建设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理科课程建设必须优化课程结构、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设综合性的理科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初中理科教育中理、化、生分科类课程与理科综合类课程两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现实,在分析了初中理科综合与理、化、生分科类师资的知识结构、实验技能、创新与研究能力、师范素质、班级管理与组织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技能及综合师范素质培养等方面建立起一个复合型初中理科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物理与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优化要对准幼师专业特点,对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需求,全面优化幼师物理课程,提高物理教学实效;注重发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的衔接作用;加强任课理科教师幼师专业化。从这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科学课程中最关键的两门课程物理和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的整合优化的策略,以促进幼师生科学教育素养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学理科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对北京市93名中学生物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学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尽快对理科教师进行整体性、系统性、高层次和多途径的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师资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当前,初中《科学》课程已经在全国各试验区开设,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念、融合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是构成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初中理科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初中理科教育中理、化、生分科类课程与理科综合类课程两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现实,在分析了初中理科综合与理、化、生分科类师资的知识结构、实验技能、创新与研究能力、师范素质、班级管理与组织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技能及综合师范素质培养等方面建立起一个复合型初中理科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倪娟  李广洲 《教育学报》2006,2(1):54-61
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策略,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反思教育实践、参与课程开发、完善知识结构四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以培养科学素养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学理科教师为核心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综合性、协调性和特长性原则,一般应包括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五个模块,本文还对设立职业技能实训单列课程的创新实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 改革教育实习课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精神发展。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教育实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真实情境,但现有的教育实习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性和反思性成份。改革教育实习课程结构就应当更新教育实习观念,完善教育实习内容,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学分学时分布和课程评价制度等方面对中美高等理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得出我国高等理科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中通识课程比重较大、专业课程比例较小和学生自主选课权较小、课程时序安排不够合理以及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等问题,最后探讨了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对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认识水平的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合作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找到了新的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理性水平,拓展课程资源的领域,实现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多样化和优化课程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实施中,中学理科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课程,主张多种模式相结合;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集中期望是更新素质结构,提高专业能力;最需更新的知识、能力和理念比较明确。要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课程目标上要关注教师角色变化,满足专业成长需要;课程内容上要组合多个课程模块,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上要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上发挥评价多种功能,注重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用人类创造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使他们从小热爱科学,立志成才,许多领导和教师已认识到了这一点。近两年,他们都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科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小学理科教育的主要课程是自然常识。目前,我市从小学四年级起才开设自然常识课,这就是说,理科启蒙教育要到十岁以后才开始系统进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安排理科教育起步太迟。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对自然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提出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如果提前对他们进行理科教育,引导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理科计算机通信专业为例.从知识的多元化结构和动态的社会人才需求观点出发,阐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结构的关联性,由此提出优化知识结构以提高办学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