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这组散发着"草根"研究清香的专题文章来自于江苏省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这里有对当下特殊教育课堂构建模式和教学范式的反思和追问,对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本质的探求与追寻,也反映了教师们对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理想的希冀与憧憬。为此,我们从该校一大批相关研究文章中遴选出部分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特别是体育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现状、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重在加强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体育技能,其在特殊教育教育实践中的成效日益显见。但是就目前研究显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些缺失不单不利于实现特殊教育儿童健康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期许也是极大的折损。本文力在分析现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找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与效能感的相关性,文章采用教师职业承诺量表和教师效能感量表对10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测量,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效能感对职业承诺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学效能感对职业承诺中规范承诺和职业承诺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与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考察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水平并不严重,教学效能感整体水平较高.将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比较,发现以下特点:普通学校教师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显著高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学校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特殊学校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发放相应的学生、体育教师问卷。对大连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基本状况、体育教学实施状况、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情况、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找出大连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连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开展的对策,为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开展情况,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全社会都来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这个弱势群体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6,(3):53-59
为解决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文章采用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的成功个案。该案例带来的启示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发展,进行缺陷补偿,为康复与教学提供支持。文章指出,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国家、学校、课堂三个层面共同推进,开展教师培训、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无障碍学习环境、实现康复—教学一体化等,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残障学生的生活技能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论文探讨了通过发展最佳实践方式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对本土化的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作者认为:教学有效性是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根本指标,也是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与长期困惑的根本问题。西方特殊教育有效性是通过各种最佳实践方式来实现的,是判断不同安置模式的重要依据。随着西方特殊教育发展与全纳教育理论的兴起,特殊教育实践方式得到重视与发展。微观层次的课堂教学策略、中观层次的学校变革模式,以及宏观层次的理论范式共同构成完整的特殊教育最佳实践体系。中国特殊教育应注重发展本土化的实践方式,在范式转变、教学环境设置、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特殊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即教学活动的生活化。这就表明了要将生活化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一个特性,实践也表明只有达到这一要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特殊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主要以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为例,结合新时代特殊教育的教学目标,探讨了生活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日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吴燕丹教授编写的《呼唤生命关怀——解读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一书近日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对中国残疾大学生特殊体育教育做了理论构建和实践总结,旨在引起对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视,为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可操作的理论指导与实际范例。书中许多案例和教学实践,可作为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既要贯彻“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又要符合特殊教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探索和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原则、宗旨、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纳教育理念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相融合,构建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对残疾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教育评价,最终引导残疾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的办刊宗旨:传播思想,繁荣学术,引领发展,搭建平台,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主要读者对象: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机构)、康复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人员,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热心特殊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特殊儿童发展研究、教育与康复、课程与教学、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融合教育、特殊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这是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主题。笔者认为,要使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把"生态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态生成,使课堂成为师生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回归"自然",还原课堂本质数学家杨乐认为:"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期  相似文献   

15.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卓越教师培养要紧扣创新型和复合型这一质量核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卓越班)专业的培养,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构建了符合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求的融合课程体系。推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重视推进跨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培智教育日益被重视,社区融合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走进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培智儿童的生活,成为培智儿童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的通道;其中心思想是为了满足培智儿童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也为培智儿童的教育寻求最适宜他们身心发展的模式,充分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和人文性,本篇文章通过阐释"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体验——课堂讲解知识,理解生活——再次回归实践,学会生活"的三步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分三步印证教学模式,对于特殊教育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波 《文教资料》2014,(21):151-152
将伦理教育融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把社会服务和特教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康复训练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极大地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学校为对象,分别对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1 2年一贯制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七类学校进行了观察叙事,本色呈现德国巴伐利亚州各类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2003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前后,本刊“视点”栏目先后推出了《我们怎样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期待E校园》(2004年第2期)两组重头文章,从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软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问题,报道了会议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距离,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年多过去了,既定目标正一步步实现和接近,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环境、课程环境和资源环境也因此而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不久前,教育部新颁发的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都毫无例外地增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光盘版和网络版的特殊教育资源库也由教育部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发放,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还举办了首届全国特教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 在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形成并不断优化的今天,在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信息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现实面前,如何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不仅成为社会尤其是残疾学生家长的迫切要求,也成为特教学校校长、老师日益关注并积极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为此,本刊特邀有关领导、专家、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在首届全国特教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中获奖的部分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希望他们的思想理念、经验做法和认识体会能给正在实践与探索中的广大读者,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以更多思考与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丽丽  张丽琴 《教育》2015,(2):34-35
改革的缘起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于1965年建校,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340余人,教职工102人,是晋中市唯一的集盲、聋幼儿康复、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在多年的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深切认识到特殊教育承担着促进残障儿童少年全面发展的使命与职能,为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能够独立地融入社会,学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残障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学,重视单一的、注入式的文化课传授,忽视职业技术与实践技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