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选取47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和情绪调节、情绪理解、对思维的促进及情绪智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情绪理解、对思维的促进及情绪智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差异显著并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极显著.(2)不同程度的教师情绪智力在职业倦怠整体及非人性化、认知枯竭、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除情绪衰竭与情绪理解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外,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及各个维度均与教师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4)回归分析表明,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对其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ERQ-CC)、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文儿童版(EPQ-Ck)和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CDI-C)对138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女生认知重评使用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是小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发展的关键期;(2)神经质、表达抑制、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神经质、抑郁情绪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神经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均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神经质与抑郁情绪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探索小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外对情绪敏感性的界定不尽一致,笔者认为,情绪敏感性是指个体在认知加工(感知、思维、记忆、决策等)过程中优先对情绪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并倾向于对环境中的所有信息都赋予情绪性意义,主要表现为对情绪相关信息存在认知加工偏向.情绪敏感性与情绪知觉、情绪易感性、情绪感染、共情等有明显的区别.情绪敏感性的测量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七城市共2352名中学生父母监控、人格和网络偏差行为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监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重点校学生父母监控的消极控制与反馈维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得分基本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加;(2)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青少年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其中和谐型人格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型和情绪型个体;(3)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建构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亦是各参与主体冲突协商、相互博弈的过程,而认知偏差作为学习者固有的认知心理现象,易对知识建构协同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为深入揭示深度学习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认知内在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认知偏差、团队冲突与知识建构的关系迸行分析.研究表明,证实性偏差、自我维护偏差和敌对归因偏差显著正向直接影响知识建构,任务冲突在认知偏差和知识建构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关系冲突与知识生成的关系不显著.据此基于脑科学对认知偏差的阐释,从社会连接、心理契约、心智解读、自我意识与控制、情绪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知识建构有效发生策略,拓展了深层次知识建构的研究范畴,助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扬州大学218名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认知偏差问卷(TCBQ)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问卷的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其人际交往与认知偏差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认知偏差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抑郁,大一和大三年级、大二和大三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在认知偏差总分上,大一和大三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2)人际交往总分和交往能力等级在各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认知偏差总分与其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350名大学对网络新闻的认知评价、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情况,并对三者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生对网络新闻的认知评价、情绪认同度和应对方式三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情绪认同度在真实性评价影响应对方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关己度评价、效能感评价和反馈度评价影响应对方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大学生对网络新闻的认知评价越高,其情绪认同度就越高。情绪认同度越高,就越容易采取网上反馈的方式,对新闻进行评论和传播。据此,在引导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应从认知评价入手,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新闻的情绪认同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元情绪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了人际关系和元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共有265名福州大学的学生填写了特质性元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的元情绪及人际关系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元情绪在年级上的差异仅仅表现在元情绪的恢复维度上,而人际关系则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元情绪整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元情绪的三个维度中,注意维度和辨识维度与元情绪的相关性显著,恢复维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对人际关系和元情绪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元情绪中的辨识维度对于人际关系的预测作用最高,解释变异仅达到5%。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发现,儿时在情绪无效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会在随后表现出情绪调节方面的困难,且儿时体验到的情绪无效性常会影响青少年及成人时期的心理健康并增加行为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本篇研究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年龄段中探究儿时情绪无效性与抑郁症状和偏差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情绪抑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结果发现,儿时体验到的情绪无效性能够导致个体产生情绪抑制,进而增加个体的抑郁程度和偏差行为,但该效应仅存在于初高中学生中.此次研究的结果从儿时的情绪体验角度提出了青春期抑郁和偏差行为的有效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初级加工思维与创造性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认知与情感的混合体。国外初级加工思维的研究主要包括初级加工思维的概念内涵、与创造性认知的关系、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以及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等。新近提出的初级加工思维的结构模型脱离了能量模型和回归概念,使初级加工思维的建构更具操作性。相关研究表明:初级加工和创造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和性别差异;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思维,但是也不可否认消极情绪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身上主要体现了初级加工的认知维度,而双向精神障碍患身上主要体现出情感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