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是以施普通教育之学校,其所授之智识,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所训练之能力,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能力,如是而已。而大学校之所授者,则不仅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能力,而为一切现象之法则,所谓科学者是…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成绩是显著的,经验是丰富的。其情况之复杂、发展之迅速、变革之深刻、特点之突出,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总结这一段历史经验,有  相似文献   

3.
神灵之死     
<正>这是一个神灵的国度。这是一个无忧无虑、安逸舒适的世界。慵懒之神与仁慈之神是挚交好友,冷漠之神则是他们的死对头。对头之间,不是在神位之上分出高低,也不是在神力之上一决胜负,更不是在决斗场上击败对方,而是在任何问题上,双方都各执己见,意见相左,对立争斗,甚至不死不休。  相似文献   

4.
《老子》第36章中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对道法自然的哲学诠释,其价值取向是守柔不争,恰好符合了老子认识事物的负向思维,体现了老子理性思维的技巧和智慧。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辩证思想,从宏观上讲是治国理政之道,微观上讲则是经营管理之术,是一种经营哲学。这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终南文化是陕西颇有特色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化,其特征为:文化形态上的山水之美、文化追求上的超逸之姿、文化指向上的仕宦之心。  相似文献   

6.
在戊戌革新运动的社会成果中,不可忽视的是:妇女裹足(亦称缠足)恶俗开始扭转,和在此问题上传统观念逐渐转变,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 (一) 妇女裹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顽固恶俗。其涉及地域之广,卷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为害之烈,影响之坏,为中国历史上恶俗之冠,在世界风俗史上也是罕见的。随着裹足恶俗的形成,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落后愚味性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相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一、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它们之间的方向只有南北之分,没有东西之别。地球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由于所有经线都汇集于北极和南极,因此,南北方向是会合方向,是有限方向,即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叫南极。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距离北极越近的一点是正北方,另一点是该点之正南方,反之亦然。如图1所示,A点在C点之正北,B点在C点之正南。  相似文献   

8.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一篇美文。文章具有诗化了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具有表现手法上的对比映衬之美,句式上的整散交错之美,修辞上的形象生动、回环复沓之美,可谓美不胜收。其意境之美尤为人所称道,而充盈全篇的轻灵之姿与飘逸之气,可以  相似文献   

9.
余小茅 《教育研究》2012,(1):134-137
历史上,血脉和文脉将传统中国社会以家庭(家族)为基本单位的书香门第(书香世家)承传了两千余年。实践上,个人是建构书香中国的实践路径之起点,家庭是建构书香中国之实践基地,学校(社会)是建构书香中国之有力"抓手",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构书香中国之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0.
人可以分成四种:一是富中之富,二是贫中之富,三是贫中之贫,四是富中之贫。其中,第一类人算是真正的成功者,因为他们在心灵上和物质上都是富足的。如果做不成第一种人,你至少也要成为第二种人。第三种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人与吟诵     
诗词吟诵是展现诗心、点燃诗情、表达诗美与感动读者的重要手段。 一字一音、一调一义的汉语,最宜于以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节律来表现诗词之深情、意象之大美。我国的诗词从来都是可歌可诵的,《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上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哥”就是“吟诵”。《文心雕龙·乐府》上讲:“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是乐的灵魂,声音是乐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3.
荷在水里     
看得出来,是清清浅浅的五岳之水。看得出来,是坦坦荡荡的村庄之塘。谁在村庄的荷塘上开始跳舞?谁在村庄的荷塘上开始唱歌?  相似文献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表现形态上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异;二是在存在形式上具有内在性与外在性之别;三是在存在的主体上具有整体性与个别性之不同。从这三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老子》“三一”思想流行的宇宙生成气化论的解释本质上是把形上之学的言述代换为自然一物理学的命题,因而也是对形上之学本身的遮蔽与颠覆。本文围绕着形上之学与自然一物理学的区分这一主轴,通过对“三一”思想的真正内容──以语言为中介和动力的此在世界的建构──的分析,力图把“三一”学说从自然一物理学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形上之学的发生,也即形上之学在此在如何被经验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钱起在佛寺诗和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显现他的人生境遇,情景关系在古代文论上是重要解诗的方法之一。笔者先综述历代情景关系后,再分析他诗中之情和景的关系,并联系其生平遭遇。据此可发现二个成果:第一,他所到过的佛寺所描绘的自然之景皆反映钱起的不安心境,但最后的情都因接触佛寺而获得平静;第二,他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乃借由灰暗之景兴起了怀乡之情,这种漂泊不安之乡愁,本质上是悲怅的,尚有一种在基调上是欢悦,是一种浑然之情,表现出忘归而融入自然之心,本质是闲适的。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高中生》2008,(12):52-52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四有”好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学校在培育“四有”好教师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四有”好教师培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浸润过程。该过程表现为:在生长样式上,要由表及里,塑知行合一之品质;在组织架构上,要由上而下,建合作创新之团队;在习得过程上,要由动到静,炼生命浸润之修养;在呈现方式上,要由隐到显,秀教师之风采;在普惠对象上,要由师惠生,育爱国勇毅之栋梁。  相似文献   

19.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它象一颗明珠镶嵌在美丽而富饶的成都平原上。都江堰渠道总长约1165公里,2200多道分堰,520多条支流,灌溉面积300多万亩。它设计之巧妙,规划之完美,布局之合理,取材之简便,在世界水利史上堪称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战国时期都江堰的建成,实际是陕西历史上秦国的崛起和强大的标志,也是关中水利工程专家李冰高超技术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0.
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画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