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要改变党代会和党代表"一次性"发挥功能和作用的状况,使其在任期内始终发挥作用。党代会实行常任制后,平时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执政党自身的建设。要合理规定实行常任制后各级党代会召开的次数。党代表实行任期制后,应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决策、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工作,充分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党委和党员干部的工作。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党代表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制度,普遍建立党代表联络室。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要改变党代会和党代表"一次性"发挥功能和作用的状况,使其在任期内始终发挥作用。党代会实行常任制后,平时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执政党自身的建设。要合理规定实行常任制后各级党代会召开的次数。党代表实行任期制后,应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决策、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工作,充分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党委和党员干部的工作。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党代表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制度,普遍建立党代表联络室。  相似文献   

3.
霍庆生  吴男 《文教资料》2014,(13):90-91
高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从思想方面、制度方面、权力架构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校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旨在发挥党代表在任期内的经常性作用,包括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党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存在制约因素,党代表的履职能力与履职要求有差距;制度配套不完善,履职保障缺乏规范;党代表发挥作用渠道不宽,履职积极性难以调动.要促进党代表在闭会期间有效发挥作用,可尝试从改善党代表提名选举办法、制度体系健全、活动载体创新、组织保障加强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增强党代表履职能力,激发党代表尽责的动力和热情.  相似文献   

5.
指出高校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需要科学界定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职责,加强对其监督,并注意处理好党代表大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高校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如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完善党代表民主选举制度、建立三级联系制度、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调研制度、完善对党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测评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的缘起、内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党代会代表行使权利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由非任期制向任期制转变,高校落实党代会代表任期制也是大势所趋。高校实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党代会代表的任职条件,产生方式、职责权利、作用方式、职权保障等方面。高校实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党代会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高校党代表大会制度,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保障和维护党员权利的新渠道,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必须正确认识党代会常任制的重要性,明确党代会的职能,界定党代表的权利和责任,科学选拔党代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党代会与教代会和党代表与教职工代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代表任期制是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高校决策民主化,从而提高决策科学化,实现高校科学发展.本文在阐述党代表任期制主要内容和分析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队伍、机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燕 《台州学院学报》2016,(4):81-84,92
当前高校党代表作用发挥现状不如人意,呈现出了作用发挥形式化、时间短、主动性不强等。高校党代表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多重角色冲突、传统体制禁锢、履职能力不强的现实困境。应从增强高校党委推进党代表任期制的决心与意识、厘清高校党代表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定位与角色、加强党代表作用发挥的整体制度设计等方面入手解决这一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这是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后,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又一项新举措。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探讨党代会代表提案制的积极效应,不断地改良和完善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使党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切实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继今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正式发布后,8月15日,上海市公布了实施办法;广东省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也于近日印发。党代表任期制开始从试点走向推广、从制度条文走向新的大面积实践。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部原理教研室主任高新民近日撰文指出,从现有的制度规定和实践来看,党代表任期制还有一些空白需要填补:一是关于代表的职责权限。  相似文献   

12.
着眼基层,立足实际,从分析基层党内民主的探索实践入手,提出推进基层党内民主改革的若干着力点。要以实行党代表席位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任期制、规范党代表提案制、健全党代表监督制,进而深化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党代表任期制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创新成果,它对于完善高校的党内民主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加强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最近由于工作之便,与我省几所有关院校的部分校、系处级领导就干部实行任期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下面就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一点切身体会,谈谈对任期制的看法.我省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是从一九八○年开始逐步实行任期制的.首先是国务院以哈工大作试点任命了实行任期制的四位副校长,至一九八三年末,校、系处两级领导干部有技术职称的全部实行了任期制.现在据初步统计,全省高等学校校级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的占校级干部的百分之五十五,系处级干部实行任期制的占系处级干部的百分之六十.任期一般为四年,校级干部可五至八年.由此看来,实行任期制的干部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省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是否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5.
对于常任制问题,学术界主要从其必要性、运行模式、常任制条件下的党代表、常任制下的党代会与党委纪委关系、常任制下党代会与全委会常委会关系、常任制下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关系、是否应该实行常设委员会、常任制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常任制试点的深入发展,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理论界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由于工作之便,与我省几所有关院校的部分校、系处级领导就干部实行任期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下面就这个问题,並结合自己的一点切身体会,谈谈对任期制的看法。我省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是从一九八○年开始逐步实行任期制的。首先是国务院以哈工大作试点任命了实行任期制的四位副校长,至一九八三年末,校、系处两级领导干部有技术职称的全部实行了任期制。现在据初步统计,全省高等学校校级领导干部实行任期  相似文献   

17.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以下简称党代会常任制)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突破口。高校试行党代会常任制是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主流路径,对健全和完善高校党的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能够有效延伸和拓展代表发挥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落实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应当从加强对代表的履职培训、履职保障和履职监督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搞活人事管理,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克服平均主义。实行教师职务任期制,提倡竞争,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一项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涉及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为每个教师所关注。实行这样重大的改革,必须慎重行事,把工作做细。关于教师职务聘任制,国内已有少数高校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政策的支持到地方的具体落实,从2001年到现在,校长任期制已经逐步成为各地校长聘任的主要途径。不可否认,推行校长任期制有它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的规范。与传统校长那种“家长制”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任期制校长大多是交流或者“空降”而来,他们更多地倾向于“法治”,倾向于民主。二是有利于推动学校乃至地区的教育发展。由于任期目标需要完成,任期制校长一般在任期内更能勤政廉政,争先创优。这就像在教育系统中放了几条“鲶鱼”,给周边同类学校形成一定的压力,继而推动教育整体发展。三是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任期制的实行,让校长能上能下成为一种常态。同样,校长任期制的改革也给教育改革树立了好的榜样。最后有利于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多种环境下的锻炼,更有利于校长专业成长,有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然而,校长任期制的推广却进展缓慢,原因在于实际情况错综复杂。校长任期制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是学校管理从“混乱”走向“规范”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