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垂青",《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用黑眼珠看,表示重视或喜爱(青:青眼,黑眼珠)"。如"他的表演深受观众垂青"。说起这一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据《晋书·阮籍传》所载,阮籍狂放不羁,愤世嫉俗。他能做青眼和白眼两种眼神,这两种眼神各有所用。对情投意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对那些"礼俗之  相似文献   

2.
“垂青”,《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用黑眼珠看,表示重视或喜爱(青:青眼,黑眼珠)”。如“他的表演深受观众垂青”。说起这一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据《晋书·阮籍传》所载,阮籍狂放不羁,愤世嫉俗。他能作青眼和白眼,两种眼神各有所用。对情投意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对那  相似文献   

3.
1.青眼 《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自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后人便以“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器重。  相似文献   

4.
“青睐”一词据说与“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关。阮籍为人放荡不羁,爱憎分明。曾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刘邦成名”的便是他。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俚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嵇康,竹林七贤  相似文献   

5.
“青睐”和“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青睐”意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喜爱或重视;‘名眼”则是表示轻视,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关于这两个词,还有一段典故呢!魏、晋交替时期有~位著名诗人,叫阮藉,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种会使‘清白眼”的本事,对志同道合的人,用青眼(两眼正视,眼球黑的多)相看;对其不欢迎的人,就白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相待。据《晋书·阮藉传》载:阮藉母亲死的时候,秘喜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科喜十分难堪,不快而退。随后税康带着酒和琴前往,他便换了‘请眼”,表示欢迎。至今…  相似文献   

6.
"垂青"这个文言词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常见于报纸杂志。可似乎很少有人会思考,"垂青"为何能表示对人重视之意。"垂青"源于"青白眼"这个典故。说起"青白眼",大家可能明白其意。《汉语大词典》:"眼睛平视则见黑眼珠,上视则见白眼珠,此谓之‘青白眼’。""青白眼"说的是阮籍的故事。《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  相似文献   

7.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那么,“青睐”的“青”是什么颜色呢?黑色。所谓“青睐”,是指用黑眼珠看人,传达一种喜悦或器重的情感态度。这里的“睐”是动词。《现代汉语词典》释“青睐”为“青眼”,可能和阮籍的“青白眼”有关,但确实说得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华妃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其翻白眼的动作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引来不少人模仿.相传,古代有人比华妃更厉害,能做出青白眼,他就是三国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阮籍对厌恶的人,眼睛会向上或向旁边看(就是俗话说的"眼睛一翻"),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他就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  相似文献   

9.
潘晨光 《成才之路》2013,(15):I0003-I0003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因卖猪肉而出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日前在北大讲台上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这位当年的“北大才子”.因为卖猪肉而一鸣惊人,当过公务员也出过书,却依然觉得自己实在是“混得不好”。而武汉的大学生呼维彬自大二起,每天给学生寝室送桶装水,公司净赚逾百万,他也从受人白眼到受人青眼。尽管学业亮“红灯”,无法按时毕业,呼维彬说他觉得值。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玄风”内涵的界定为立足点,详细地梳理了阮籍与“玄风”的关系,认为魏晋之际,无论是在引导“清议”向“清谈”转变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创一代“放达”之风的先河中,阮籍皆发挥着首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阮籍(210-263),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时魏国思想家,是魏晋玄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学家(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有《阮籍集》(或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行世。阮籍的思想前后有所变化。早期著作《乐论》以道家的“无欲”释儒家之“和”,表现了对儒家思想的一定保留。在后来的《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清思赋》、《大人先生传*等著作中,他的思想则完全转到了道家的“自然无欲”方面,而对儒家的名教声色之美作了尖锐的鞭挞。  相似文献   

12.
给同学们讲授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之《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课“农业起源”时,我引用了作为尧时期农业之官——后稷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李善注阮籍《咏怀诗》语误为颜延之注者。《诗品》称颜延之注阮籍《咏怀诗》"怯言其志","怯言",或指颜延之怕说错及有所穿凿而不言,或指颜延之身处易代之际不敢言不愿言。沈约之注则借释典故说出阮诗之"意"。把阮籍诗作与时事附会起来讲,始作俑者是注《文选》之"五臣"。阮籍当年事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作诗,我们亦当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来解诗。  相似文献   

14.
处于魏晋之交的阮籍,面对浑噩现实,以其狂放不羁、纵酒恣意的生命之态遗世独立。在其“至狂”的背后,“终身屡薄冰,谁知我心焦”下的“至慎”韬晦的生活之态,反映的则是形狂之下的真正的人性本真所归。  相似文献   

15.
闲来无事,翻读历史故事之书。见书中“祭鳄”与“戮鳄”这个饶有兴味的故事,确实能给人有益的启迪。 故事说,韩愈任潮州刺史时,韩江中常有鳄鱼伤人害畜,百姓因此惶恐不安,刺史韩愈决心为民除害。他的办法是发挥他文字功底深厚的特长,写了篇《祭鳄鱼文》,文中历数鳄鱼之罪状,大书皇帝“神圣通牒”,令其限期远道,不要再伤人害畜。如果“冥顽不灵”则诛戮!其文义正词严。然而遗憾的是,韩江中的鳄鱼并未被韩愈之文吓跑,也不怕皇帝“神圣通牒”,依然出来伤人害畜。  相似文献   

16.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有两首写到了“佳人”,但历来论者对其意蕴众说纷纭,且少有人触及这两首诗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阮籍《咏怀诗》十九中的“佳人”和《咏怀诗》八十中的“佳人”,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是阮籍根据魏晋人特有的审美标准构建出来的理想人物。她融和了庄、屈精神,体现了个人仪态形貌之美与内在才能、气质、人格之美的统一,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是,《咏怀诗》十九写的是这种理想的构建,《咏怀诗》八十写的是这种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7.
阮籍是魏末的著名诗人 ,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他自幼有济世之志 ,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其思想也发生变化。阮籍的《咏怀诗》并非全是“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知人论世 ,则其旨意可大体把握。《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的失意徨、揭露与批判黑暗现实与腐败政治、抨击礼法之士 ,以及“忧生之嗟”与出世之想。《咏怀诗》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的真实记录。《咏怀诗》的风格与手法给后世诗歌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阮籍是魏末的著名诗人,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他自幼有济世之志,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其思想也发生变化。阮籍的《咏怀诗》并非全是“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知人论世,则其旨意可大体把握。《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的失意徨、揭露与批判黑暗现实与腐败政治、挟击礼法之士,以及“忧生之嗟”与出世之想。《咏怀诗》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的真实记录,《咏怀诗》的风格与手法给后世诗歌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处于魏晋之交的阮籍,面对浑噩现实,以其狂放不羁、纵酒恣意的生命之态遗世独立.在其“至狂”的背后,“终身屡薄冰,谁知我心焦”下的“至慎”韬晦的生活之态,反映的则是形狂之下的真正的人性本真所归.  相似文献   

20.
说话难 ,听话也难。说话难在做到真正得体很不容易。听话难在把握说话人所处特殊语言环境和他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心态是很难的。例如 ,当年阮籍登广武古战场 ,叹息道 :“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其名 !”这话常被引用 ,但也常被误解。苏东坡的一个朋友指责阮籍说 :“岂谓沛公竖子乎 ?”东坡说 :“今读李白《登古战场》诗云 :‘沈湎呼竖子 ,狂言非至公 !’乃知太白亦误认嗣宗语 ,与余友之意无异也。嗣宗虽放荡 ,本有意于世 ,以魏晋间多故 ,故一放于酒 ,何至以沛公为竖子乎 ?”(《东坡志林》卷一 )照东坡的理解 ,阮籍的竖子指的是魏晋时代的人 ,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