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教育"四模式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即"互联网+专业"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评价建设,"互联网+技能"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互联网+实践"模式产学研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开办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信息和相关数据调查、统计和分析,综合文献调研,网络调查和对部分院校的个案研究。揭示了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院校99年以来的重大变化,从整体上呈现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国发展的现状、趋势和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更好的促进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本科专业建设则是加强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本科专业教育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不进行改革,将制约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探讨我国高校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方略,可从专业设置机制、专业发展方式、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等四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我国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做好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大多旅游本科专业的培养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本科院校现有的单一培养模式现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高校旅游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以期时高校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科院校要明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人才目标定位,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构建育人新模式,培养具有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性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调整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了专业设置,在全校范围内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大讨论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与社会和经济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丽萍 《教学研究》2000,(4):307-309
结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了专业设置,在全校范围内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大讨论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与社会和经济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结果抽样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存在"轻应用、缺关联、少综合、无系统观"等问题,提出应加强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核心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认识,加强学科实际应用知识的教学,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本科教育真正成为我国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强化综合素质 培养合格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高等学校,自1995年升入本科以后,立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特色办学,本科专业从建校之初的4个发展到17个,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在地方高校本科教学中过多地沿袭传统教学观,势必造成培养模式划一,办学特色不突出,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解决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近年来,我校根据新的办学思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在进行本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专业教育质量,而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水平又必然成为学生接受本科专业教育水准的主要标志。在教学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高校推行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制度,实施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质量考核,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切合学生与社会需要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对外汉语"本科教育设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催生的"汉语热",引发许多高校竞相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因为对专业设置管理不当和教学条件的限期,大部分"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环节带有一些天然缺陷,使得"对外汉语"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对外汉语本科教育处于两难境地.修改完善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减缩招生规模,保障本科专业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使汉语国际推广计划中的师资培养得以健康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是全国第一个全日制培养食药用菌高技能人才的本科专业,加快本专业的发展,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专业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建立起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整体创新,建立起符合培养目标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一流的食用菌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领域出现新的思想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不但成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而且成为一种教育变革的思路,在以互联网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条件下,远程继续教育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创造数字时代下的新型教育生态,同时,也为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成长提供多种远程支持平台,为教师终身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推动各类、各级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其与高职"专升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目前,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高职本科专业是推进高职层次上移的两种主要探新模式。反思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面临学位体系的断层、专业设置的隔离、门第思维的羁绊等障碍。面对客观的阻力,在已有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中举办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学术型学士学位平行的"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其特有的功能和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建立满足不同学习需要的网络学习模式,是网络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技术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时代,高等农林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面临着应做如何调整改革才能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国家教委于今年4月下旬在吉林农大召开的全国高等农林本科专业调整改革调研会上,与会代表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现将讨论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网络培训平台创建的背景与内涵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资源正不断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革,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成果颇丰,"洛桑模式"已成为全世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提出对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在专业定位、实践教学、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五方面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流本科教育涉及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方面是教育组织模式。本科生院的本质在于去除学生的专业身份束缚,学生学籍不再属于学术性系科而完全属于本科生院以及更小的住宿学院,学生的学号中不再含有院系和专业特征。本科生院的教育组织模式与苏联式专业组织模式相比存在四方面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转专业概念从根本上去除)、"空"去学生专业身份束缚以促进通识学习和通识教育、组织跨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促进大学内部分工水平的发展而提高教育和科研效率。本科生院的组织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由"被塑造者"转变为"积极、自由的学习者"而超越因材施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放开转专业的实践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院的建立表明本科生院具备可行性,在本质上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由苏联式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向更先进的教育组织模式转变中逻辑上的一种选择。本科生院组织模式的变革会遇到来自专业院系的强大阻力,存在倒退个案,其变革需要谨慎和较长时间的讨论以取得共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在保守中踏实进步。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作为当前网络社会热点词汇,不仅仅对社会有重大意义,同时与高校思政教学相结合方面也有重大意义。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新发展。而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教育人才的重要部分,也必须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的新兴技术,转换思维,在思政教育模式中寻求创新。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反思、对"互联网+"的思政模式提出时代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