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育学教研室的实践研究职能决定了它应该成为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的主体,发挥其在教育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职责.要有效地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一是教研室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积极性,三是I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职称、专职化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自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自身的"裂解"及其与其他学科或主动或被动的交叉,在促进教育学从单数到复数膨胀式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维系一种"普通教育学"相对稳定的"公共话语空间"变得越来越艰难。迪特里希·本纳试图接续起源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他从对人类实践的分化与非等级关系入手,探讨了教育实践自身的逻辑;从行动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教育理论、教养理论和教育机构理论的分歧与关联,区分了管理、教学和代际行动等三种教育行动的具体方式。本纳对德国普通教育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有可能为当前庞杂的教育学科群重构公共的话语空间,重建由赫尔巴特所开创的普通教育学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目的的一种研究范式.将行动研究引入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变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沉闷局面,促进高师教育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行动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推进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行动研究,需要解决教师参与研究的动力机制,构建任课教师间共同协作的文化,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一场持续不断的探究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教育专业中教育类课程究竟应怎样开设的问题,与对于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有关。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它是具有复合结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学问。它的核心层面一共有三个: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行动的层面。三者构成一体的教育学。说明教育学既包括教育理论,又包括教育技术,还包括教育行为。以此,教育学作为一门总体课程,它的领域既包含理论性质的课程,又包含实践性质的课程,而且,还包含着一种行动性质的课程。教育学课程核心内容之一,是关于教师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的疏离,导致教育理论功能危机 自从教育学成为一种专业,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主体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研究群体,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学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危机,这种危机既是教育学的危机,也是以教育学研究为生存之本的研究主体的危机。目前,以教育研究为业的职业化生存方式,造成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和实践主体的疏离,最终导致教育理论功能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周作宇 《教育研究》2021,42(3):53-75
长期以来,教育改革主要聚焦正规教育.在大众话语体系中,学校教育几为正规教育的全部.随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态越来越受重视,泛在的广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从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观察,在特定的情境下,任何行动都或隐或现受一定思想的影响.教育行动者的行动乃是其"使用中"的教育学的体现或外化.教育学既有经过编码的理论化加工的成文形态,也有未经编码的缄默形态.未经编码的教育学常处于集体无意识水平.在特定社会空间和活动场域,广泛存在的未经学科化的教育惯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日常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民间教育学就是泛在的教育学形态.在民间教育学的基座上,存在着学院教育学、学校教育学以及官方教育学三种形式.这三种教育学彼此之间,及其与民间教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或协调或矛盾的联系.泛在的教育系统包罗万象.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主体的系统可定义为第一教育系统,该体系之外的其他构成子系统可定位为第二教育系统.教育改革必须全面审察教育学的多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也必须全面审察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的联系.既要直面"教育学际"的冲突,也要重视两大系统之间的冲突.教育改革不仅仅是创新理念和建立新制度、新规范的过程,还是消除旧习惯、摒弃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强调"学习"的发展意义的同时,还要依靠"反学习",消除不合时宜的旧习影响.  相似文献   

8.
工艺化抑或理论化--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价值取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在价值需求上,表现为教育学的价值虚张成教育科学和师范教育的价值,导致理想教学价值虚张与实际教学价值有限的矛盾;在价值主体上,表现为理想价值主体的丰富性与实际价值主体定位的狭隘性的矛盾.其原因在于教育学在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高师中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专业绝对对口的思想和高师教育学教师的经历.当今社会的变革,要求高师毕业生从教书者转变为教育者、高师从教师的摇篮转变为人们受教育的场所、高师从规范转变为创造.因此,从价值需求和价值主体两个层面来考虑,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的价值主体应是全体大众,其教学应满足教育实践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9.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院校非教育学专业师范生必修的基础课,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转向存在于现实与网络两重世界,表现为现实的、想象的和虚拟的三种课程实践形态。必须坚持课程实践的时空观、文化观、审美观与价值观,通过实施"四年一贯制",从"做中学",解决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的起点问题;通过以校为本,拓展途径、创新机制,解决课程资源的整合问题;通过实施课程团队共建制度和改革课程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与课程民主的落实问题。这些改革举措彰显了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实践转向的以学习者为本、倡导学习化课程、实现课程团队共建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0.
工具语言是客观描述和解释一切文化的元语言,比较教育学公共空间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将工具语言作为比较教育学公共空间的对话媒介,对于破除文化中心论和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双向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工具语言作为比较教育学公共空间对话媒介的时代价值包括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国际理解教育、丰盈比较教育学生命力和增强比较教育研究成果解释力四个向度。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树立以和合共生为目标的教育发展理念,构筑以交往理性为中心的“生活世界”,明确以双向理解为导向的交往行为规范,建立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平等对话关系,是工具语言作为比较教育学公共空间对话媒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虽然教育学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学术贡献,但总体上讲教育学具有较低的理论品性。教育学自身堪称形而上学,它基于先验概念所构建的教育理想国是脆弱的,只是一个排他性的理论空壳,其中充斥着大量理论伪问题。教育学不是学科理论,充其量只是从教者的职业指南。如果勉强称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坏理论。因为教育学既不能帮助从教者实现有效的教育行动,也不能帮助从教者理解教育行动本身。以教育主张、原则、方法、模式表述的只是教育学者的主观建议,以它们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学属于私人教育学,还没有经过主体间理性的洗礼而演变成理论。把教育学看作是教育智慧或艺术的学问,或多或少是恰当的,因为它表现出了低理论水准和高实践水准的特征。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标志是独创的知识体系,教育学学科问题真正的追问是教育学到底独创或能够独创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教育学由于没有创新知识因而还没有成为学科,当然人们努力构建的教育学体系自然也都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定位的依据是 :公共教育学开设的目的 ;公共教育学、教育学、教育科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计划中关于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情况 ;高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教育学对其教学工作指导价值的大小和作用的范围等。公共教育学的定位应该是 ,也必须是应用性和独立性 ,即在性质上它是应用学科 ,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它处于一个独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面临地位“边缘化”、知识“悬置化”、实施“单一化”等困境。应坚持课程实践的时空观、文化观、审美观与价值观。从“做中学”来解决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的起点问题;通过以校为本,拓展途径、创新机制,解决课程资源的整合问题;通过实施课程团队共建制度和改革课程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与课程民主的问题。从而彰显当下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实跋转向酌以举习者为太。侣导晕习化误弄呈安觋误弄毫闭队冀建酌篡表特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准确地认识“公共教育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近十年(2002-201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有关公共教育学研究的文章作为研究的样本,从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三个维度对我国公共教育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结构更加合理的研究群体;实现定性与定量、思辨与实证研究的有效整合;增强研究视角多元化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使教师教育回归中心地位,切实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实效性,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教师教育学院,为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改革构建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教育理论"直观化";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增强公共教育学教学的实效性;模拟课堂实践,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性,科学处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回到实事本身”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为现象学奠定了基础。将现象学理念运用到教育领域,帮助我们走进教育发生的现场、充满丰盈实事的生活世界来重新理解教育,使教育不再枯燥、抽象。作为一种实践的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学注重研究教学的意向性、教育的生活世界和师生的“主体间性”,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17.
公共教育学教学的逻辑起点主要存有师范生、教师、人三个维度,据此出发构建的教 育学体系分别是师范教育学体系、教师教育学体系、大众教育学体系.师范教育学体系迎合 了教师职前教育的需要,但忽略了教师职后教育的需求.教师教育学体系有效地将教师的职 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但仍然未能拓展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众教育学体 系则从所有人在社会不同场所中的教育角色出发树立"人人是教育者"的理念,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院化生存方式固有的远离实践特征制约了教育学者的长远发展。介入实践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生存方式,有助于教育学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守教育学立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应跨越边界,在“圈内人”和“圈外人”之间穿行;重塑关系,由与教育实践者的传统专业契约关系向反映性专业契约关系转变;优化行动反思模式,并行开展单路径学习与双路径学习;互动共生,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以争取有利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师公共教育学作为一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在面临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下,应当不负培养新型教师素质的使命。高师公共教育学应遵循实践取向的教学思路,通过转变课程角色,发掘课程资源,调整教学秩序,变革课程评价等教育实践活动,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实践性知识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20.
以民族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从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专业特点挖掘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改革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