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对脱贫攻坚丰硕成就及丰富经验的有效利用,更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适时尝试。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和现实逻辑。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及培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为此,提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以“生活—体验—书本”多维融入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课堂—线上—田间”多维立体式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以“学生—思政课教师—贫困治理专家”多元参与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与高校"概论"课有机融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励青年学生奋发有为.文章在提炼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与教材结合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将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融入高校"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即:结合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丰富教学内容;根据脱贫攻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3.
中国脱贫攻坚战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核心要义、以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遵循、以求真务实为工作导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提供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锻造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然而,面对中国取得的脱贫攻坚成就,一些西方国家不负责任地发表否定、抹黑、质疑等言论,给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和把握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4.
脱贫攻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资源和生动教材,高校应通过切实有效途径,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理论自觉,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思政课堂相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赓续红色基因,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智慧网络相融合。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精神是我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凝聚而成的精神伟力,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它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高度认同感的有效载体,同时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也是传承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现实需要,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精神是时代精华与理论创新的深刻表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脱贫攻坚精神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大学生自信的思想底气、提供大学生克服困难的方法论及凝聚乡村振兴人才的磅礴力量。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旨在巩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激励大学生拒绝“佛系”“躺平”、引导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微积分概念融入到具体而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在问题情境化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知微积分实质,构建微积分知识体系,体会其数学思想,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本科学生和高校专科学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两者之间的同质作用,并针对高等专科学生总结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特有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结合当前高等专科教育教学实际,助于各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融入脱贫攻坚内容,并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实践,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作为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的价值取向,脱贫攻坚精神以攻坚、奉献、奋斗、诚信为基本内涵,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在建党百年之际,有必要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进行总结、凝练,深挖其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生活、心理等维度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有效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提供强大动力支撑,奋力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达到把学习活动变成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而且易于帮助学生进行不同知识间的同化与衍生,有利于促进学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英勇抗击重大困难和风险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脱贫攻坚精神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和鲜活素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对青年学生铸魂培根、启智润心,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必须消除贫困,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逻辑起点,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本质要求。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实践理路必须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提升"造血"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安康市汉滨区为打好以产业扶贫、基础扶贫、社会扶贫协调推进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役,以社会扶贫网为依托,推出了教育、医疗、危改、产业扶贫等举措,探索出了一条适宜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分类分批帮助脱贫。精准扶贫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幸福安康"注入了无穷力量,也让众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果实。  相似文献   

14.
绝对贫困是威胁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大敌,在既往的5年时间里,中国用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获得了与绝对贫困决战的全面胜利。在5年脱贫攻坚战中,是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支撑并指引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同时也彰显了在消灭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大敌过程中伟大的中国智慧。中国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应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更应被纳入全人类攻克绝对贫困的精神成果之中。  相似文献   

15.
吕月花 《考试周刊》2013,(33):77-77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将学生情感置于乐观的状态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者从"注意教学情境的特点"和"把握情境创设的方法"两方面阐述对教学情境创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又要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使其形成正确历史观念,实现健全人格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因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从创设问题情境、语言情境、游戏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授课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有效地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主线,通过引入情境、展开情境、评价情境等环节,阐述"情境教学"法在化学课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悬念"情境、"问题"情境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9.
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等为情境要素进行"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通过情境教学三部曲实现创设情境的激趣而引——促进学生体悟原理,反向情境的诱疑而导——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拓展情境的启思而感——关注学生升华责任,从而多维立体地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程晖 《教师》2016,(4):73
"情境探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实践情境,锻炼学生意志;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