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医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归因、分型与相关因素,采用多种心理量表与问卷对有不同程度交往心理困惑的302名贫困生进行交往心理状况探查。结果显示:贫困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敏感型、孤独偏执型、交往焦虑型、羞怯恐惧型、嫉妒怨恨型、多疑戒备型、虚荣攀比型等心理障碍。所以,人际交往的自我认知与交往能力、情商水平、人格的差异等主观因素是贫困生引发各种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交往归因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归因的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归因的对策,以期指导大学生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进行合理恰当的人际归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人际交往归因量表对169名交往不良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归因特点和期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对交往成败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交往不良青少年在交往归因上更加消极;成败归因差异显著;交往不良青少年在交往中"自我防御性归因"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交往归因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提出 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成就范围内的,有关交往范围内的归因研究比较少,资料也比较贫乏。但是,归因理论的原理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人际交往等领域,成就范围内的归因研究为我们进行人际关系归因研究提供了参照。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可能进行交往范围内的归因研究。 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或推理,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随后的行为。归因是认知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学校中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  相似文献   

5.
福利院老人的生活质量与老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福利院老人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类。采用归因理论分析老人的人际问题,提出改善老人人际关系的思路:改变自我归因与人际归因的模式,减少归因偏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744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其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硕士研究生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较为满意;研究生在人际交往时倾向于将交往成功进行内归因,将交往失败进行外归因;研究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在成就动机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若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引导积极人际归因模式的建立;建立制度保障,培养合理成就动机的形成;点面教育相结合,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会对彼此的行为进行归因。本文基于归因理论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理解为结果一归因一情绪、期望一行为抉择这两种过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主要从归因方式,归因目的以及元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当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归因训练和指导,帮助纠正归因偏差,促使建立积极合理的归因模式,从而使大学生减少人际冲突,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贯穿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中,涵盖课内外,校内外。我们培养小学人际技养主要从课堂交往着手.逐渐扩展到学生在课外的活动,家庭、社会中的交往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腼腆学生交往特点的主要表现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智力、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志趣相投,这为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现实中却有部分小学生不善交际,经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整日生活在寂寞与孤独之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我们把这些小学生称为腼腆小学生,其交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是其产生人际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使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必要技能,对提高小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椅对话、系统脱敏、描述、“SOLER”等技术与角色扮演、模仿学习、问题解决、家庭辅导、自信训练、人际归因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产生更多有效的社会交往行为.减少不恰当的社会交往行为,从而改善其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因此小学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增多,加之不良家庭因素、不良伙伴群体的影响,自身适应环境能力较弱,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不良交往意识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困扰着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赵瑞民 《教育探索》2005,(1):105-106
青少年学生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行为冲突,是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突出表现:学生交往过程产生行为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社会影响的负面作用以及学校教育的缺陷。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应当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态度,给予学生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方法.努力消除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是其产生人际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使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必要技能,对提高小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椅对话、系统脱敏、描述、"SOLER"等技术与角色扮演、模仿学习、问题解决、家庭辅导、自信训练、人际归因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产生更多有效的社会交往行为,减少不恰当的社会交往行为,从而改善其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既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既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同学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小学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临难而退,有时屡屡受挫,发出“交往难”的感叹。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症结制约了他们的和谐交往又该如何使其互相理解、平等合作、和谐健康地交往呢?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的心理症结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包括人际交往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波 《教育导刊》2014,(12):32-35
同伴交往对于儿童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会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有着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同市城区小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感和孤寂感的调查,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同伴交往的关心以及不同性别在同伴关系中的区别表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莉  黄程远 《科幻画报》2023,(3):269-270
品格提升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本课题研究通过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解决了品格提升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策略,让小学生在与同伴、家人和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品格。通过设计“人际交往平台”问卷、创设“人际交往平台”环境、构建“人际交往平台”课程、举办“人际交往平台”活动、开设“人际交往平台”专栏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探索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目前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大重要因素便是人际交往障碍.大约40%的学生在和同学、教师、父母及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曾经遭遇过失败的痛苦.我国的韩仁生教授通过采角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式对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归因方式和倾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交际能力的培养越小抓越见成效。对于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有三条途径:1、创设多种多样的交往情境,激活学生交往的心理倾向,提高学生能力;2、推行合作教学,在合作互动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3、针对学生情绪障碍,塑造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常见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情感反常。典型的发展成为抑郁症,表现出孤独、忧虑、不愿与人交往、悲伤,对集体不感兴趣,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产生厌学情绪。意志障碍。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说谎,不能经受学习或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行动放任自流。智力障碍。这里讲的智力障碍除先天因素外,指后天在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青少年儿童在情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偏差、成就意识偏弱、挫折承受能力弱、抗干扰能力差、缺乏基本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能力等。针对以上问题,校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锻炼学生意志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归因挫折,提高其挫折承受能力;加强自我意识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几个方面进行情商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