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要求形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模式。提升开放大学学生职业能力有助于促进开放大学内涵建设,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围绕职业性与应用型,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建构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新趋势的网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开放大学教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更是自身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成人学习者对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教育属性,决定了在开放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开放教育教学体系下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包括开放大学实体办学的平台搭建,职业性的专业、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混合型”教学模式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分银行”建设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周丹 《成人教育》2015,(6):81-8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数量和质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供需矛盾较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国民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因此,应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优势,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诸方面改革与创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知识为基础,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育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方案提出,为实现"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层电大在转型过程中,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与学习者需求,以提升学习者职业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探索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广州电大番禺分校的实践,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能力本位教育是当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趋势和热点,具有突出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协同合作等优势,这与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目标高度契合.为此,在我国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进行思考和借鉴,可以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开放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应用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商,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基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建立和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被纳入了现代职教体系中,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院校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改革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大学教育的职业性体现职业功能上的追求,侧重于人才培养中将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其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伴相生.在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定位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的是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本科教育.坚持职业取向,学以致用,提高职业素养,形成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邢台学院根据国家和省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市属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才能顺应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型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普通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查与比较分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从而确定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面向、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便对高职教育准确定位、办出高职特色、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供保障,并为进一步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在证书体系、招生制度、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面临系列挑战,唯有进一步构建职业教育证书体系、优化高职教育招生制度、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方能助力高职院校加快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1+X”证书制度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契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培养智能化时代复合型人才,指导未来职业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已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万明冲 《成才之路》2020,(11):12-13
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注入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着手,针对高职学生日常管理中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质量文化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也是最深沉的力量。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要依据对职业教育的新认识,重构高职教育质量文化;要确立自身的新使命,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通过“1+X”证书制度等新实践,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要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等举措,为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提供新的保障;要正视高职教育质量文化研究成果中以思辨性主观想象为主的倾向,通过“职教20条”方案的建设理念和具体实践,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机融合;要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逻辑起点,探究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并用以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有效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忠福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2):72-74,121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通过分析高级实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能力培养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等具体措施,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级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机构改革深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就业压力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上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结合时代背景及市场需求,对构成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要素进行分析,进而探索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职教集团作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应在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探索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途径。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是职教集团建设的内在属性。职教集团应当围绕专业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结合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推动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使毕业生不仅能及时就业,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其特点不在于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适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创新起点,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创新目标,以就业率评价指标体系为创新标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