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信"包含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儒家文化中实现"仁"、"义"等道德规约的必备条件,同时与"诚"、"义"意义相近互通,是儒家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说文解字》中对"信"的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为"诚实"、"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信"所使用的核心义项。而在英语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对《论语》中"信"的翻译在不同意识形态操控下呈现出了多样性,鉴于翻译这一行为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论语》英译本中对"信"的翻译进行甄别,以便真实、准确地传播传统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德"对孔子启发很大,他在"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仁",但是孔子所提出的"仁"并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还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圣人"形象。在以往的孔子思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圣和德,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上。本文主要论述"德"对孔子思想的启示以及《论语》中仁和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论语》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人生活中的哲学道理,是中国形象的典型呈现。《论语》被多次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在翻译中展现中国形象的突出代表。由于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中国形象的描绘时也会产生偏差。《论语》中的关键词与隐喻英译就很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仁"在《论语》中内涵丰富、用法灵活,对其理解和翻译见仁见智。在众多的译本中,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英译本影响较大、广为人知。本文立足于"仁"的基本内涵,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两译本中"仁"的英译,认为"仁"的翻译还是以音译"ren"为好。  相似文献   

5.
比较中西两种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形态,以及两者所运用的手段与方法,得出它们两者是两种不同的形而上学。在此基础上对《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进行说明,明确《论语》的形而上学精神就是在于它的超越性,它的形而上学性也就是人自身超越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殷小娟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9):109-112,115
基于对韦利﹑辜鸿铭﹑刘殿爵和丁往道四个《论语》英译本中有关"仁"思想内涵的译文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文化背景不同的译者对原著思想的理解和使用翻译策略的不同对中国古籍翻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的《论语》英译本为例,从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读者期待视野角度,以文化负载词"仁"、"礼"、"孝"和"君子"为例,对《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分析,以期西方读者对文化负载词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能够更好地理解《论语》,从而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对《论语》中“仁”的思想含义的英译对比,分析译者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翻译动机的支配下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指出我们应人性化的去理解译者在其译作中所担负的角色及对作品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学”的思想,相对于《论语》中其它核心范畴,如仁、礼、孝等在学术界的研究相对薄弱.但是,“学”在《论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且更是修德至君子的重要途径.《论语》之“学”包括学的内容、态度、方法和学的目的等内容.从《论语》中梳理中华文化“学”之精髓,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在文学界被誉为"学贯中西的奇才",中西文化的浸染使他对孔子经典语录《论语》的阐释平添了些许"特色"。他在《孔子的智慧》一书中,以独特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向西方社会译介《论语》,并以此传播中国的儒家文化精髓。文章尝试通过对其编译本的简要分析来了解这位语言大师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1.
视孔子之"仁"为"全德之名",在梳理《论语》涉"仁"句段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五个德目,从而建构了孔子仁学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解说和外推。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教育以"仁"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孝"是达到"仁"者的根本和基点,《论语》中对于"孝"的阐述,对中华民族道德社会的建立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继承和发挥《论语》中以"孝"作为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的教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树立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自然观。在孔子的观念中自然界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论语》中的自然观有许多理性因素和人格化的特点,通过孔子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和他对自然事物的感悟,人们可以从自然观的角度解读"仁""礼""德""理"这些概念的内涵。《论语》中体现的自然观是多元的,这是早期儒家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其"字是汉语语法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虚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其"字的统计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稍有出入,用法上也存在词性模糊、释义不当的问题。杨先生的译文具有注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自然的译注特点,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使我们对"其"字和《论语译注》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自汉以来,学者注疏分歧较大,虽后世正统注疏较多采用全句不断之分法,然此说未免与文章之本意有不合之嫌。文章着重结合清人史绳祖之说,就“与”字在《论语》中之用法,以及孔子本人对待“利”、“命”、“仁”三者的不同态度问题,对该句重新解释,从而指出:此句应为“利”、“命”后俱有断,其意亦了然,乃孔子罕言“利”,旨在不赞同,而对“命”、“仁”则是赞许之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的这种经济思想。孔子从"仁"的角度出发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来告诫统治阶级富民与治国之间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孔子也把"仁"的思想贯彻到经济思想的这一领域即"藏富于民"、"节用而爱人"等。通过这些简单而朴素的经济思想的背后解读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的最高标准.纵观整部《论语》,仁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其内涵表现为在孝悌的基础上泛爱他人,具体来说体现在刚强、果断、诚实、聪慧、忠诚等一些优良品质.然而仁却要复归到礼上,礼以仁为基础,礼为仁的外在表现,仁礼合一,构成了孔子心目中完美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9.
朱熹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学习与诠释《论语》,后与他诠释的《大学》《中庸》《孟子》汇为一编,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名刊行。四种书中,朱熹对《论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共撰成有关《论语》著作四种,今传世者三种,以《论语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采取了明显的“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的举例分析,说明朱熹“六经注我”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诠释方法对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轫,其中许多言语经千百年传诵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名言,对国人思维影响甚大。《论语》智慧对日本和西方也影响深远。这里从阐释学视角出发,选取Arthur Waley和彭子游两种《论语》英译本的第一章为文本材料进行比较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