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旨在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找准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题目,再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答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188-192
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系统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等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分为前端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和教学效果考虑六大方面。以"校园MV大赛"实践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PBL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PBL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协助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问题解决能力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重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能力。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对小学教育目标进行全新改革,大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目前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主要方式是老师讲课和学生做题练习,这种传统教育模式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数学教育游戏模式势在必行。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设计的主要内容,突出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设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作者主张:(1)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区别于概念,规则的学习结果,因而必须专门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2)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由紧密联系的四个环节组成;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评价学习结果。(3)问题解决学习任务分析包括: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分析问题解决成分与过程;分析知识的组织结构与问题图式。(4)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媒体的选择与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是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解决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对应用效果作出总结和评价,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涌现,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问题解决"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结合教材,探讨了在"问题解决"模式下,通过合理设立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问题、优化课堂管理策略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题目的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主要有问题解决学习模式、互助互换学习模式、角色互换学习模式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核心素养发展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深化课改的首要目标,如何从知识学习为主走向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为主,其焦点性问题在于基于情境设计问题。从真实问题的选择路径、问题设计的策略、问题设计中的关注点等方面对真实问题的设计进行探索,在真实问题情境下设计“高品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问题解决学习是认知领域学习中的最高阶段。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依据,综合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结合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开发实例,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策略的设计进行了讨论。主要揭示了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活动程序和引导—发现教学活动程序进行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显性目标包括方法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性知识目标包括信息的搜集、处理、发布、评价;能力目标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能力、言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应进行分解、细化,以利于一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宏观掌控教学,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最终达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设计导学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分析了网络学习空间中导学问题链的内涵,探讨了网络学习空间中导学问题链的特点,并设计了导学问题链,同时对导学问题链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在《我们身边的数据》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最后用调查问卷验证了导学问题链的成效.结果表明,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导学问题链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在CAI的发展过程中,它已经历了个别指导型、练习操练型、问题解决型等学习模式。在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这些学习模式均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笔者提出了问题探究式CAI学习模式。该模式是以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CAI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的学习已经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这种学习形式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特点的学习活动。美国斯坦福大学波利亚教授在三十多年前就倡导“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并由此揭示了新的数学学习程序。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是指学生运用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主要通过数学思维的高级思考 (如观察、分析、猜测、比较、交流等过程 )以解决初次遇到的问题 ,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认知性操作序列 ,是学习活动中的高级思考过程。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模式有以下一些环节 :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9,(1):114-119
问题解决能力是区分专家与新手的重要特征,在STEM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文章首先通过分析问题解决的学习机制,以Goldilocks Help问题解决工作流为基础,融入反省法、自我提问法,设计了包括理解、分析、规划、执行与评价五个模块的问题解决模型。随后,文章分析了问题解决模型的特点。最后,文章从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资源准备、活动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估设计四方面,对STEM教育背景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案例设计。问题解决模型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推动我国STEM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羽中 《林区教学》2010,(10):105-106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学生没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的教学方法。将对"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尹明福 《天中学刊》2014,(5):134-136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以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PBL,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将学习的目标问题化,让新知学习成为一个项目研究,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聚焦学习内容,凸显学习目标;着力问题解决,培养探究能力;围绕问题展示,促进良性互动;强化反思梳理,发展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全球各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梅克教授与其团队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问题连续体模式.通过该模式最新发展及其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以期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数学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当是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学习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设计。“问题解决教学”重视从宏观上、整体上让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整合认知,框架推进”,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在每一环节,各种教学模式可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20.
李爱侠 《教师》2020,(13):75-76
只有成为善于发现问题、建构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和反思问题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在问题化的学习氛围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力。在发现、解决、产生问题交织并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实现了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正是“带着‘问题意识’学习”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